健康養身★花生吃錯方法會致癌,必須這樣吃才是最營養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快提醒大家!!

花生吃錯方法會致癌,必須這樣吃才是最營養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快提醒大家!!

導語:花生的吃法很多,但只有水煮花生保留了花生中原有的植物活性物質,如植物固醇、皂角甙、白藜蘆醇等,對防止營養不良,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病具有顯著作用。尤其是花生所含的β-谷固醇,有預防大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及心血管病的作用。此外,白藜蘆醇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不僅能預防癌症,還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肌梗死與腦梗死的發生。

 

花生1種吃法營養價值高

然而,我們在享用花生美味的同時,也要注意安全。花生是最容易感染黃曲霉菌的農作物。據專家研究,花生在生長的全過程中,都有可能感染黃曲霉菌,包括在地裡生長期。世界各國科學家公認,黃曲霉菌毒素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強的致癌物,尤其是黃曲霉菌毒素B1,其毒性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它的理化性質相當穩定,在人體內不能降解,只能沉積在肝細胞中。當黃曲霉菌毒素沉積量超過人體的耐受力,便會引起肝髒的損傷,甚至誘發肝癌。

究竟,怎麼吃花生才是最安全有益的呢?相對來說,吃水煮花生是比較安全,也易於消化吸收的,水煮花生經過漂洗、水煮等過程,花生所污染的黃曲霉菌毒素基本上能溶到水裡去,因為黃曲霉菌毒素有水溶性,即使加溫到200℃,也不能破壞黃曲霉菌毒素。經過過水加工處理後的花生營養價值高,對各類疾病都有預防抑制作用,因此建議大家吃花生盡量先用水泡上一泡,早煮熟了吃,炒熟的盡量少吃,油炸花生盡量別吃,不僅對自身健康不好,而且更容易導致肥胖,最後一起學習水煮花生的做法。

水煮花生的常見做法

原料:2斤花生,2個八角,2勺鹽,1塊桂皮

做法:花生用水清洗干淨,洗到沒有泥沙沉澱為止。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按花生前面的一頭,使花生殼裂開一個小口子。依次把所有的花生都按開一個小口子,這樣煮的時候比較容易入味兒。把處理好的花生,倒進高壓鍋裡面,加水進去,水和花生的比例1:1就可以。放入一塊桂皮,兩個八角(喜歡口味重的,家裡有什麼香料都可以放點進去,喜歡辣的可以放幾個干辣椒一起煮)。放入4勺鹽,大概20克。一斤花生10克鹽比較合適。用鏟子把花生攪拌一下,使鹽與花生混合的比較均勻。蓋上蓋子煮20分鐘,煮熟後不要馬上開鍋蓋,要再焖半小時再開鍋蓋。把花生撈出來,控水,就可以吃了。剩下的繼續泡在汁裡面,泡的時候越長越入味。在做水煮花生時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不同的作料。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有一種胸痛,是突然來襲,如瞬間撕裂傷般劇烈疼痛,且患者會從前胸瞬間痛到後背,不少時候一發生,根本來不及反應時就往生了,可說是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急症。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在運動時、突然情緒爆發壓力來臨時,或者天氣急遽變化時,若患者冠狀動脈血管就狹窄或阻塞,在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媒體報導,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病毒可能演變成6大類,大致尚可分出歐亞有4型,美洲大洋洲各1型,致死率可能與病毒變異有關。今(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有不同看法,強調台灣確診病毒來自世界各地,死亡率並未跟著提高,主要仍看醫療量能是否能承擔負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從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各國同樣面對失智者難以配合防疫措施、無法出門因而加速退化,及醫療資源的缺乏。台灣失智症協會湯秘書分享,協助失智者戴口罩的創意技巧、製作三部失智者居家運動影片、提供防疫追劇清單、召開輕度失智者線上會議等措施,協助失智者在家自主防疫,也減輕家屬照顧負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花蓮報導】今年86歲的吳阿嬤,熱愛運動,每天游泳來保養身體,7年前發現腋下腫大,原先不以為意,但腫瘤開始逐漸變大,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罕見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經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1年半後,又再度復發,經過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新型標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