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血糖機失準 張筑婷差點送醫急救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締造連吹250把口琴的世界紀錄保持人張筑婷,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曾因血糖機「失準」,差點過量施打胰島素,而危及性命。她說,曾經有次感覺血糖低,但用血糖機測量卻是高血糖,所幸使用不同的機器測量,果然是低血糖。「如果當時沒有重覆確認而誤打胰島素,可能造成昏迷,必須送醫急救。」

張筑婷10歲時,在學校的尿液篩檢發現血糖有問題,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為第一型糖尿病,往後的日子,都時時刻刻得注意血糖數值變化。

新店耕莘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蘇景傑表示,國內約有150萬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起伏較大,必須依血糖數值決定施打胰島素用量,控制血糖濃度才能避免酮酸中毒。

蘇景傑建議,糖尿病患者可藉由血糖機掌握血糖,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一天應測量4次,每天3餐前、睡前各量一次,正常血糖數值為80至120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每隔一天,3餐飯後測量即可,血糖數值在140內都算正常。

蘇景傑主任強調,挑選血糖機最好選購具有國際ISO15197精準度認證的血糖機,且每半年校正一次,健康才有保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69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卵巢癌因不容易早期發現,且復發率高,是婦科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為此,馬偕醫院即將展開「卵巢癌疫苗免疫療法臨床試驗計畫」,藉由卵巢癌疫苗改善治療成效和預後,預計2年內收案110人。根據統計,第3期卵巢癌患者接受手術及化療後,仍然有7成以上機率會復發;且一旦復發,平均只有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走在路上,偶爾會看到街旁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的身影;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這些人常被視為異類,而現在,他們的症狀有了一個醫學名稱「癲癇」。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就曾受這樣的異樣眼光,走過心理陰霾和發病折磨的她,為了激勵更多癲癇病友與家屬,將自己罹病過程撰寫出書,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全球平均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菸害相關疾病!吸菸不只會導致發生心血管、呼吸系統、消化性潰瘍、肝硬化、腎臟等疾病,還會增加癌症,甚至術後肺部併發症風險;成大醫院研究發現,患者若能在術前戒菸,則可降低併發症風險達40%,且對於傷口癒合有顯著成效。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近年來,台灣食品安全問題連環爆,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香精、混充米到假油事件,甚至連有GMP認證的產品也無法保護消費者的安全,到底怎麼吃才安全?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分享選購食品的小撇步。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王子南建議,在選購米時,可觀察米粒外觀是否飽滿且大小均一,至賣場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