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告!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為了保持食物的新鮮,抵禦外界細菌的入侵,許多人都會利用保鮮膜來作為屏障,但是,保鮮膜畢竟不是“保險”膜,這就意味著,使用保鮮膜也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如果使用不當,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使用保鮮膜的常識,以及如何正確的使用保鮮膜?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1、不宜使用保鮮膜的幾類食物

  蘿蔔、黃瓜、豆角

100克裹上保鮮膜的蘿蔔存放一天后,其維生素C含量減少了3.4毫克,豆角減少3.8毫克,黃瓜存放一天一夜後,其維生素C的損失量相當於5個蘋果。

  剩菜剩肉

保鮮膜有一定的透氧性和不透濕性,並且阻隔空氣中的灰塵,延長食品的保鮮期,居家生活的確很常見。因其不透濕的特性,很適合保存水分較大的蔬果,但是生活中,人們卻往往用保鮮膜包裹剩菜和肉類。

熟食、熱食、含油脂的食物最好不要用保鮮膜包裝貯藏。因為這些食物和保鮮膜接觸後,很容易使其材料中所含的化學成分揮發,溶解到食物中,對健康極為不利。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2、適合食用保鮮膜的食物:含水多的蔬果

蘋果、梨、油菜、韭黃等水分較大的蔬果適合用保鮮膜。

這些蔬果使用保鮮膜,不但能夠長時間保鮮,還會增加其中的某些營養素。在該項研究中,美國科學家發現100克裹上保鮮膜的韭黃,24小時後其維生素C含量比不裹時要多1.33毫克,油菜、萵苣葉多1.92毫克。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3、分清種類再使用

目前,市場上的保鮮膜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保鮮膜,適用於冰箱保鮮;一類是微波爐保鮮膜,既可用於冰箱保鮮,又可用於微波爐,消費者在使用上要特別注意區別使用。

沒有註明適用微波爐的保鮮膜,就不宜在微波爐煮食及加熱用。即使有些保鮮膜聲稱可用於微波爐,使用時間也不宜過長,以防止食物溫度上升而導致保鮮膜融化,粘在食物上。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4、盡量不要帶著保鮮膜加熱食品

保鮮膜中可能含有鄰苯二甲酸鹽和DEHA 等化學物質,微波爐加熱後會產生致癌物。因此食物包裝任何保鮮膜時,最好不要使用微波爐烹調或在蒸籠、電飯鍋中加熱;即使沒有接觸到也最好去除保鮮膜。

平時保存食品時,多多改用有蓋的瓷碗盤或不銹鋼容器。如果可能的話,買肉時,盡量用自備紙來包肉。食物裝在無蓋的陶瓷碗內,如果上面附蓋保鮮膜,不要裝滿以免碰到食物。

警告 保鮮膜使用不當有致命危害,保鮮膜不等於“保險”膜

5、若要加熱,避免與食物接觸

保鮮膜與食物表面最少應有25毫米空隙。而選擇耐熱玻璃、瓷盤等來代替保鮮膜覆蓋食物是一個古老卻很有效的方法,這樣可避免保鮮膜融化和保鮮膜中的增塑劑被食物吸收。

加熱油性較大的食物時,應將保鮮膜與食品保持隔離狀態,不要使二保鮮膜者直接接觸。因為食物被加熱時,食物油可能會達到很高的溫度,使保鮮膜發生破損,粘在食物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聯欣診所公布全國第1份「企業家健康管理大調查」,258位企業家年薪均從千萬起跳,年齡大都集中在51至70歲,結果顯示,頭暈、頭痛是這群成功企業家亞健康症狀困擾第1名,占比超過3成(30.4%);其次是倦怠、記憶力變差 (27.6%);第3則為過敏(23.7%)。進一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髖關節是由髖骨的髖臼和股骨頭所組成,屬於典型的球窩關節,臨床上,髖關節內的疾病較不容易確診,主要因髖關節周圍由多層肌肉、肌腱與神經、 血管所包覆所導致,且傳統的開刀方式因傷口大,所需破壞的周圍軟組織如肌肉、血管較多,術後傷口因此較疼痛,恢復時間較久。高雄榮總運動醫學科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珍妮/台北報導】近期美女主播蕭彤雯在臉書分享無美肌素顏美照,並提到出門逛街買菜頻頻被喊美眉,讓13歲女兒猛翻白眼。她自豪皮膚真的比女兒好,但零細紋光滑膨潤好膚質可是努力的成果。除了在家勤加保養,也會定期到醫美診所進行微整來維持凍齡美顏。   長庚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黃耀立醫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伸張手指時會有困難,經超音波檢查,診斷為右手拇指「扳機指」,因懷疑其症狀為工作引起,至職業醫學科門診就醫,經工作現場評估何小姐工作中多數時間需要右手拇指及四隻手指一起握持,施力固定電動馬達,其痠痛僵硬問題為工作後才發生,考量其工作性質和排除其過去無手部外傷情形,故認定其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