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警惕!不要每次都只是忍一忍!心臟發出的8大求救信號千萬別忽視(很重要!不要忽略了)

生活起居的節奏加速,讓年輕人對許多細節之處無暇顧及,其中甚至包括自己的健康。如今廣義的心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大殺手,但由於年輕人對疾病早​​期發出的預警信號不是很重視,常常會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卻讓這種錯誤想法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對此,我們特別整理資訊,解析心臟疾病向我們發出的幾大健康信號。

警惕!不要每次都只是忍一忍!心臟發出的8大求救信號千萬別忽視(很重要!不要忽略了)

image credits:flickr.com

對於心臟來說,最明顯的疾病徵兆就是胸部不適了。當然並不是所有胸部不適都由心臟病引起,但如果每次胸部不適的位置固定,性質明確,這就要高度懷疑心臟病的可能。這種不適通常表現為一種壓榨感覺,而並非就是劇烈胸痛抑或胸口的燒灼感。又或者是當你在飽餐、寒冷、吸煙、看情節緊張的電影或電視時發生,會發生心悸。比較典型的情景是寒冷早上,飽餐後,抱著小孩,怕上班遲到,急匆匆趕公共汽車而感覺到胸悶心悸。

除了這些與心臟相關的信號外,還有一些徵兆是常被人們忽視的。

1、咳嗽:

持續的咳嗽可能是心力衰竭的症狀,心衰患者往往痰內帶血絲,甚至出現粉紅色泡沫痰。

2、噁心或食慾不振:

右心衰竭所致的腹部各臟器淤血腫脹時,會感到自己的胃部不適或噁心欲嘔,並且食慾也會明顯下降。

3、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

心臟病發作時,疼痛往往開始於胸口,然後蔓延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頸部、下巴或腹部。但有時沒有胸痛卻是身體其他部位反復發作的位置固定、性質一樣的疼痛,也該引起高度重視。

4、快速或不規則的脈搏:

偶爾心跳過快不必擔心。但是如果快速或不規則的脈搏,特別是伴有明顯乏力、頭暈、呼吸急促等,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前兆。如果不進行及時診治,嚴重者可導致中風、心衰甚至猝死。

5、氣短:

呼吸急促也可能暗示心臟病發作。感冒後僅僅從事輕微勞動便感到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覺得氣急。特別是晚間睡覺枕頭低時感到呼吸困難,需要墊高了枕頭才能入睡,也不可忽視。

6、極其乏力:

在心臟病發作前及發作期間,乏力是心臟病發作常見症狀之一。有些四肢發達的壯漢,剛出卡拉OK廳想回家,明明知道自己車子就停在馬路對面,卻突然覺得走到馬路對面非常艱難,有的甚至感覺到連拿一杯茶或一張紙的力氣都沒有。

7、出汗:

尤其是突然出一身冷汗,即使是坐在椅子上一動也不動還不停地出汗,這可能也是心臟病發作的常見症狀。

8、常在噩夢中驚醒:

熟睡或做噩夢過程中突然驚醒,感到心悸、胸悶、呼吸不暢,需要起來坐一會兒才好轉。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不要再錯過!

枸杞最補腎長壽3吃法枸杞怎麼吃才能更保健? 卻沒多少人知道!

(好東西!歡迎分享!)

看看專家建議 >>>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6307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男子胃部不適四處求醫,最後竟發現胃與胰臟間長了巨大腫瘤!無奈的是,腫瘤已經侵犯臟器,他院擔心大出血而不敢貿然手術,只能建議化學治療縮小腫瘤。病人與家屬輾轉到臺中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余政展門診詢問第2意見,才終於成功切除近30公分、重達4公斤的龐大腫瘤。 33歲男子因胃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58歲洪太太停經約兩年後,開始出現更年期現象。除了典型的潮熱、盜汗等症狀,洪太太尚伴有嚴重的陰道乾澀,讓她總坐立難安、苦惱不已。雖曾至婦科診所就醫,然而,醫生施予的塞劑、潤滑液總是效果短暫,多次進出婦產科也讓她感到羞赧。最後,洪太太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試圖尋求中醫調理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柳葉刀期刊》(The Lancet,也被譯為《刺胳針》)發表的1項分析發現,在美國超過3分之1的COVID-19確診者,在感染後6個月內出現了與COVID-19病毒相關的精神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 根據數據顯示,因病毒出現精神疾病的患者中,焦慮症狀最常見,占總體的1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注重美妝保養,許多人就愛用胎盤素胎盤素能從體內到外全方位啟動青春機制,。資深營養師陳嫚羚說明,胎盤素的主要成份有多醣體、維生素、胺基酸等,能補充因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的養份。專業減重營養師廖余姍補充,目前,鹿胎盤已被廣泛地成為胎盤素的主要來源,其中含有豐富的C型利鈉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