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嗝有時候不是一件小事情!這樣打嗝警惕患上胃癌(歡迎分享!)

打嗝是生活中常見的小插曲,很多人並不會特別在意。但事實上,如果一段時間總是打嗝,這恐怕就不是噎口饅頭喝口醋那麼簡單了,甚至可能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腫瘤———賁門癌的徵兆,要特別警惕。

打嗝有時候不是一件小事情!這樣打嗝警惕患上胃癌(歡迎分享!)

賁門位於食管和胃的連接處,進食時開放,吃完後關閉,以保證胃內食物不會反流到食管。由賁門癌引起的打嗝有以下兩大特徵:

一是,不會因為吃得過多或過飽出現,並且反覆、頻繁打嗝,且不易停止;

二是,由於賁門癌多由下部食道發生,使本來已經很狹窄的賁門更狹窄,食物通過時會有乾燥緊縮感、疼痛、梗塞感,像有東西永遠咽不完,而吞較硬的食物時,覺得好像“咚”一聲直接掉裡胃裡,尤其是喝熱水或冷飲的時候更敏感。

此外,由賁門癌引起的打嗝,還同時伴有進食不爽快、劍突下疼痛等。

賁門癌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各種慢性炎症,吃不潔發霉的食物,各種不良飲食習慣都可能誘發。因此,為了有效預防賁門癌:

第一,戒菸限酒;

第二,吃飯別太快、太燙;

第三,不要蹲著吃飯,以免腹部壓力高,使食物滯留在食管和賁門的時間過長;

第四,多吃新鮮果蔬,盡量少吃醃菜、酸菜,別吃過於粗糙、不易嚼碎的食物。

胃病最常見的症狀

1)疼痛。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導致隱痛的原因很多,表現形式也複雜。病因包括受寒、氣滯、血瘀等,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2)氣脹。這也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脾胃運化失職,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不能正常排出,從而導致氣脹。

3)食脹。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或者腸胃蠕動過慢,都會導致食脹。

4)舌淡無味。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於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導致脾虛,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胃病初期和長期的症狀

1)口苦。這是肝膽受熱產生的典型症狀,是膽氣上泛的表現。西醫檢查規類為膽汁反流性胃炎。

2)面色。胃病患者病史過長,面色容易萎黃、黯淡無光。

3)舌苔顏色。正常的舌頭,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光澤,有潤澤,舌苔薄白。胃病初期,舌苔黃,口有異味,此為實證。時間久後,舌苔轉白,便秘者舌質肥厚,疼痛者舌質有瘀斑。

4)噁心嘔吐。飲食失常、寒溫不適引起的胃病,容易造成患者噁心嘔吐。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說明自古以來胃病都是很常見很普及的一種疾病。胃病的種類很多,包括各種急慢性胃炎、胃息肉、胃癌等。胃病的臨床症狀很多,形式多樣,雖然同為胃病,但是每個人的症狀都不相同。胃病的臨床表現如下:

跟情緒有關的胃病症狀

1)打嗝噯氣。跟情緒有關,或者因吵架、壓力過大等導致的胃病患者容易有此症狀。

2)胸悶。以氣不順、滯留胸腔為特徵,脾氣暴躁者、情緒不佳者易得。

3)噎膈。脾胃陰虛、或者寒濕困脾者易得。

4)反酸燒心。這是胃病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有胃酸、泛酸、反酸、吐酸之分。胃熱者有燒心感。

久病症狀

1)乏力、四肢無力。久病體虛,常感覺乏力,不思動,四肢出現無力感。

2)大便。陰虛、實熱導致大便乾結,如大便稀,則脾運化失常。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就在你身邊!

一點也不難取得的三種蔬菜常吃這三種蔬菜,讓癌症不要輕易找上你!(歡迎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6303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科技的進步,肺癌標靶治療雖發展出各種不同機轉的治療策略,但臨床上仍依治療指引,拿檢體逐次檢驗是否可以有單基因突變的匹配用藥。其實,除了手術之外,大多患者切片取下的檢體一般很小,剩餘檢體量往往不足以應付後續各項基因用藥檢測,連想評估免疫治療的機會都不一定有,形成治療先...

閱讀詳情 »

1名國中男生因暑假開始就連日熬夜玩手機,導致肛門腫脹不適就醫,以肛門鏡檢查發現,病人肛門口有1顆如花生米般、3公分大小的「痣瘡併血栓」病灶。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林北江提醒,智慧手機普及後,臨床上已出現痣瘡年輕化現象,生活作息不要被3C產品操控,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林北江進一步了解病患家族史,國...

閱讀詳情 »

掌握三大重點,銀髮族吃出健康好活力 銀髮族的生活品質與飲食均衡程度息息相關,隨著臺灣人口快速老化,銀髮族如何吃出健康好活力更顯重要。 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臺灣老年人口比例已於107年3月達到14.1%,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平均每7個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臺北市老年人口比例更高於全國,108...

閱讀詳情 »

你知道每年的8月1日到8月7日是國際母乳哺育週嗎?今年宣導主題為「增能家長,啟動哺乳(Empower parents、Enable breastfeeding)」,強調伴侶、家人、職場與社會的支持都能改善與營造促進母乳哺育的環境。 剛好8月8日就是父親節,提醒孩子的爸要多幫忙分攤,注意媽媽們餵母乳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