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非常簡單!你隨時都能做! 吞口水能保腎?10大鮮為人知養腎法

腎具有濾毒、藏精、調節內分泌等功能,對女性的生殖健康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常的女性在50歲左右才會進入更年期,但腎虛的女性衰老的速度大大提前,並且會出現色斑多、皮膚乾燥、內分泌失調等症狀,因此補腎養腎尤為重要。那要怎麼養腎?

非常簡單!你隨時都能做! 吞口水能保腎?10大鮮為人知養腎法

1、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中醫認為,黑色食品能入腎強腎,如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腎虛有陰陽之分。腎陰虛者,可選用海參、枸杞、甲魚、銀耳等進行滋補。腎陽虛者,應選擇羊肉、鹿茸、補骨脂、肉桂、益智仁等補之。

2、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裡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嚥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3、護足保腎

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

4、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

5、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

6、飲水養腎

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保腎措施。

7、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

8、按摩

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湧泉穴;大便難解時,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症狀。

9、避免勞欲

體力勞動過重會傷氣、腦力勞動過重會傷血、房勞過度會傷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勞作有度。

10、警惕藥物

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些會傷腎,所以要提高警惕。用藥前要認真閱讀說明書,需長期服用某種藥物時,要諮詢相關專家。

歡迎跟更多人分享,一起保腎喔~~~

其他閱讀:

放下花生!花生很好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吃!

花生竟是這六類人的「催命符」(歡迎分享)

看詳細 >>>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6319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最近跟我的一位教練朋友聊到了情緒,(啊!幸運如我,身邊有好多生命教練的夥伴指引我也陪我成長:)我們思考著,經常因為一口氣和一個感受,而我們不得不做些什麼讓自己恢復平靜,但是,卻因為做了這些事情,將自己放入更混亂的情境中而無法脫身,來來回回之後,我們越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近期發生一起國人於國外群聚感染瘧疾事件,個案為2名北部某大學學生,9月10日至23日與同校另10名師生前往非洲烏干達進行社會服務,2人返國後分別於10月4日及6日出現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痠痛等症狀並就醫,經通報檢驗確診感染熱帶瘧;2人目前症狀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已結婚10年的36歲林小姐,人工受孕後欣喜迎接第一胎,因高齡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子宮頸閉鎖不全問題,讓林小姐非常擔心,怕好不容易受孕的胎兒無法保住而流產;經國泰醫院陳俐瑾醫師立即收治住院治療,並做子宮頸環紮手術,術後成功養胎到足月,產下一健康男嬰。子宮頸口已開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馬偕醫療團今年二度出團至南太平洋友邦國吉里巴斯,此行由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資深主治醫師楊俊仁領軍,團隊包括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林肇鋒、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瑞賢、乳房醫學中心技術員李亭儀等共八人。第一天看診的86位病人中,九成以上診斷為慢性中耳炎,其中半數患者的雙側耳膜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