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變色眼鏡風正時尚 依環境選擇鏡片 不再「一鏡到底」

對台灣這個近視王國來說,戴眼鏡是再普遍不過的事,近年台灣吹起了一股變色眼鏡風,背後可是很有健康概念。變色眼鏡風正時尚 依環境選擇鏡片 不再「一鏡到底」專家提倡「環境視覺」,建議依照環境需求戴上適合的眼鏡,才能延緩視力老化。

變色眼鏡風正時尚 依環境選擇鏡片 不再「一鏡到底」

你戴對眼鏡了嗎?

依環境選擇鏡片 不再「一鏡到底」

文 / 任中龍 / 今周刊   926期

有沒有發現近來自己身邊配戴變色鏡片的人越來越多?這股風潮從時尚圈開始發酵,但你有沒有想過,除了時尚感之外,變色鏡片的背後是否還有其他的意義與用處?

台灣大學生戴近視眼鏡的人佔九成,但幾乎八成的人都只有一副眼鏡,也就是不論什麼環境都使用相同的眼鏡,但這樣其實對眼睛的傷害非常大,甚至可能讓眼睛提前老化。

中台技術學院視光系副教授吳怡璁說,眼睛視覺的調整必須靠睫狀肌不斷調整鬆緊,讓影像準確投影在視網膜上;以近視者為例,為了看清楚近的東西,睫狀肌必須長時間保持在緊繃狀態,當然容易覺得疲勞,「如果再加上現在上班幾乎都是使用電腦,更讓現代人視力問題惡化速度加快。」

除了常見的乾眼症、近視、眼壓高外,甚至更嚴重的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病患,也開始出現在年輕族群當中。如果眼鏡族持續輕忽視力急速老化的現象,不僅眼睛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因為看不清楚而出現意外。

單一功能眼鏡 不符需求

吳怡璁就曾碰到一位三十出頭的上班族,原本近視度數約四百度,但幾年工作下來,度數增加一百度,老花也急劇增加至兩百度,他曾因近距離看不清楚而從樓梯跌坐下來,也因為這樣的意外,讓他再也不敢大意,趕緊去請教醫師。

「這就是環境視覺強調的重點,每個人在不同環境下所戴的眼鏡,一定要對他有所幫助,而不是造成負擔。」吳怡璁說,很多人都是在眼睛看不清楚的狀況下,才想到眼鏡是不是有問題,但這時已經太慢了。

環境視覺就像是預防觀念,在視力還沒出現變化時就做好準備,延緩退化的發生。

吳怡璁舉例,如果能在老花只有五十度時就配戴眼鏡,老花度數就不會增加得那麼快。「台灣人第一次戴上老花眼鏡大多都是從兩百度起跳,眼睛很難適應。」

為了符合環境視覺的概念,單一功能的眼鏡未來可能落伍,取而代之的是變色鏡片、漸進式多焦點鏡片。吳怡璁解釋,漸進式多焦點鏡片是在一個鏡片上可以設計出兩到三個度數,讓人可以在看遠看近時不用一直更換眼鏡,通常在鏡片下方是老花度數,中間則是一般近視度數。

四種變色鏡片 功用各異

近來較夯的變色鏡片,則是可以讓人在進入到不同環境中,透過特殊顏色的鏡片看得更清晰。目前變色鏡片以灰色、棕色或黃褐色、綠色、黃色等四種顏色為主,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需求選擇顏色。

例如,灰色是最標準的變色鏡片,可降低色調變化過大的環境衝擊,是使用上最普遍的顏色。棕色或黃褐色因為能濾掉藍光,讓視覺變得比平常清晰;綠色則可增加解析度,最適合在戶外使用,像是飛行員、戶外運動者;黃色則能在光源較弱時提升明亮度,如射擊選手就經常配戴黃色鏡片。

由於3C產品使用率越來越高,也有很多濾藍光的產品出現。三總眼科醫師呂大文指出,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藍光,若長時間接觸,可能會對視網膜造成傷害,且民眾使用3C產品都是近距離,甚至是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下,傷害可能更嚴重。

呂大文說,配戴濾藍光鏡片可能會有幫助,但如果是對於顏色精準度需求較高的工作者,因為戴上濾藍光鏡片會有色偏差,因此並不建議使用。他強調,變色片只是輔助工具之一,最重要的還是要減少接觸時間,平常要多吃深綠色蔬菜補充葉黃素,才能真正減少藍光帶來的傷害。

我該用何種鏡片?

重度電腦族

若眼睛出現刺痛感或容易疲累,甚至怕光,代表眼睛處在極疲累的狀態,最好選擇減輕眼鏡度數或配戴漸進式多焦點鏡片,減輕眼睛肌肉壓力。

高度近視族

看東西時形狀與距離出現誤差,或眼壓過大出現青光眼症狀,都是高度近視易出現的症狀,建議先就醫檢查,再聽從醫師建議,依個人狀況,選擇最能讓眼睛放鬆的度數與角度的鏡片。

外勤族

紫外線也是眼睛的殺手,特別是黃斑部病變會讓人出現線條扭曲、中間有黑影等症狀,因此建議配戴變色鏡片,阻擋紫外線入侵,同時也能延緩兩眼視差持續擴大的狀況。

中壯年

如果出現近距離看不清楚,代表可能出現老花,最好選擇漸進式多焦點鏡片,可讓你隨時適應遠近距離的落差,延緩老花惡化。

【Life生活網取得《今周刊》授權文章專屬使用:原文詳載於《今周刊》。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食藥署近年接獲數起姑婆芋食品中毒案件通報,103年及106年皆曾發生民眾在自家菜園將姑婆芋誤認為芋頭煮製餐點,食用後出現口腔麻痺、喉嚨痛等症狀;而109年則發生民眾至便當店外帶餐點食用後,出現喉嚨痛等症狀,該食品檢體經檢驗後確認為姑婆芋。姑婆芋、芋頭葉外觀相似 誤食恐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達到藥品最佳治療劑量,臨床上醫師開立藥品時,有時會調整成一次吃半顆,甚至是四分之一顆,這時可得依照醫師指示服藥,若嫌麻煩自行亂服藥恐怕影響病症。一名罹患糖尿病的林太太,因血糖控制不佳,回診時醫師加入新的降血糖藥,一天三次飯前、一次吃半顆服用,但林太太認為剝半太麻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AZ疫苗先前受到血栓及不良反應事件影響,許多人仍抱持著觀望的態度。嘉義長庚感染科主任黃琮輿醫師指出,接種新冠疫苗的利大於弊,如果擔心身體虛弱會有承受不住,現場有醫師會審慎評估是否適合接種。新竹馬偕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醫師表示,施打新冠疫苗有很多好處,現在有疫苗就趕緊施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