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豬肉這樣吃,中毒腸胃不適,還會「致癌」...醫生都不吃!這些禁忌一定要記住!

豬肉這樣吃,中毒腸胃不適,還會「致癌」...醫生都不吃!這些禁忌一定要記住!

 

(翻攝自secretchina  bendibao,下同)

豬肉這樣吃,中毒腸胃不適,還會「致癌」...醫生都不吃!這些禁忌一定要記住!

豬肉,這種最常見的肉類食物在吃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不能與哪些食物同吃的。同時,想要吃到放心健康的豬肉還需要注意幾點禁忌才行。下面,為大家來具體介紹一下有哪6種食物不能與豬肉同吃吧!

豬肉的營養價值

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酸: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補腎滋陰: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

潤燥: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秘和難產。

那麼,吃豬肉不得不知道的禁忌有哪些呢?

豬肉不能和6種食物同吃

1、​豬肉與牛肉,性寒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在《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二者一溫一寒,一補中脾胃,一冷膩虛人。性味有所抵觸,故不宜同食。

2、​豬肉與羊肝,胸悶

中醫說:「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這是因為羊肝氣味苦寒,補肝、明目,治肝風虛熱。豬肉滋膩,入胃便作濕熱,從食物藥性講,配伍不宜。羊肝有羶氣,與豬肉共同烹炒,則易生怪味,從烹飪角度講,亦不相宜。

3、​豬肉與香菜,耗氣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與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溫,耗氣傷神。豬肉滋膩,助濕熱而生痰。古書有記載:「凡肉有補,唯豬肉無補」。一耗氣,一無補,故二者配食,對身體有損害。

4、​豬肉與大豆,不易吸收

從現代營養學上來說,豆類與豬肉不宜搭配,主要是因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複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還有就是因為豆類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結合,從而乾擾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所以我們經常吃的一道豬蹄燉黃豆也是不合適的搭配。

5、​豬肉與菊花,中毒

菊花具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平肝熄風等作用,可以用於風熱感冒,目赤澀痛,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等症。豬肉與菊花一起吃,輕者會引起中毒,嚴重的會導致死亡。如果誤食了菊花和豬肉情況下,請用川蓮煎熬大約五分鐘煎水服用可以緩解使用中毒的症狀。

6、​豬肉與甘草,腸胃不適

甘草具有益氣補脾,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的作用;豬肉酸冷,有滋膩陰寒之性,並且含有大量脂肪,難吸收,不利於腸胃。

吃豬肉的7大禁忌

1、​別吃燒煮過度的肉

無論吃什麼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鐘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但是,在200℃~300℃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2、​不宜用熱水浸洗豬肉

有些人常把買回來的新鮮豬肉放在熱水中浸洗,這樣做,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豬肉的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內,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可分為肌溶蛋白和肌疑蛋白。肌溶蛋白的凝固點是15℃~16℃,極易溶於水。當豬肉置於熱水中浸泡的時候,大量的肌溶蛋白就會丟失。同時,在肌溶蛋白裡含有機酸、谷氨酸和谷氨酸鈉鹽等成分,丟失它們會影響豬肉的味道。因此,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而應用涼水快速沖洗乾淨。

3、​忌吃病死的豬肉

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臟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病豬死後的肉由於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髮病。如果人吃了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病死的豬肉,就可能也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發生急性胃腸炎,出現嘔吐、腹瀉、腹痛、高燒及其他並發症,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切不可食用病死豬肉。

4、​吃瘦肉也應適量

有些人認為吃肥肉會發胖,吃瘦肉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就大吃瘦肉。事實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5、​ 不要吃豆豬肉

豆豬肉也不能吃。豆豬肉是豬囊蟲寄生在豬體內引起的病致死的豬肉,人如果吃了未煮熟的豆豬肉,囊蟲會在人的小腸中發育為鉤絛蟲。蟲卵在豬腸內孵化成​​細蟲,再通過腸壁進入血流,到達全身各部,會在肌肉或腦中發育成囊蟲,所以切忌食用豆豬肉。

6、​忌食用高溫油炸的鹹肉

鹹肉含硝,油炸油煎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鹹魚、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製咸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7、​不要吃肉疙瘩

食用時應易除豬脖子等處灰色、黃色或暗紅色的肉疙瘩,即稱為「肉棗」的東西,因為這些地方含有很多病菌和病毒,苦食用則易感染疾病。

吃豬肉除了要注意以上幾點外,在選購時也要多謹慎。

via-secretchina

相關推薦

許多人會配戴一些睡眠裝置入睡,想藉以瞭解自己的睡眠狀況,一覺醒來發現「咦,明明睡了8小時,但深層睡眠卻不到1、2小時」這樣是正常的嗎?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若深層睡眠佔整體睡眠時間的15%至20%,就算是正常範圍喔。  人的睡眠是呈現週期性的波動,通常會由淺睡開始,慢慢進入...

閱讀詳情 »

許多民眾出國旅遊返家時,免不了買一堆藥物當戰利品,一旦入境攜帶的藥品超出限定範圍,不僅讓荷包失血,也可能觸法受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說明旅客隨身攜帶藥品數量上限及其相關規定。 民眾攜帶非處方西藥最多每種12瓶(盒、罐、條、支),各種藥品總數量不可超過36瓶(盒、罐、條、...

閱讀詳情 »

想讓臉部肌膚光滑水潤,少不了使用面膜,許多愛美民眾天天使用面膜,但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太營養的精華液將加重肌膚負擔,建議2天敷1次,過夜敷面膜更是大忌,貼著睡覺醒來皮膚可能出問題。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一般面膜常含有保溼、美白、除皺等多種成分,屬於封閉性的保養,緊貼在臉上肌膚,靠皮膚溫度增高、...

閱讀詳情 »

根據勞動部調查,全臺灣非固定白天班的勞工比例從2001年的16%,至2013年已上升至22%,受輪班作息影響的勞工數目漸增,不少人因個人的生理時鐘無法適應輪班工作而產生「輪班工作障礙」,深受睡不著、睡不飽、睡不夠所苦,上班時容易感到疲憊,因此警覺性降低,也較容易造成意外事故,進而影響工作的生產力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