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音波導引注射藥物 可提升治療效果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當出現肌腱、韌帶或滑囊等局部發炎時,除了可服消炎止痛藥或復健等方式治療,也可透過在發炎處局部注射藥物的方式,有效紓緩疼痛;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文山指出,針對深層的病灶進行局部注射,目前已有超音波影像導引的新技術,由於可提高準確度,使得止痛效果更好。

局部藥物注射能減少口服藥的副作用、使用量等,加上是對症下藥,相對能較快達到療效,但針對深層的病灶進行局部注射,多少會讓患者質疑準確度;蔡文山說,超音波影像導引的新技術,主要是利用超音波影像的輔助,導引至治療部位,可順利在局部進行藥物注射,沒有輻射線,且能避免施打在鄰近的正常組織,能有效提高治療準確度。

醫師蔡文山進一步說明,臨床上,就曾有患者因滑囊發炎,造成肩膀疼痛,不管服藥或復健,仍無法治癒,直到以超音波影像的監控下,將藥物精準施打在滑囊發炎處,不但加速療效,也幫助患者達到紓緩疼痛的目的。

進行超音波導引藥物注射後,必須再配合復健治療,加強肌肉活動度,才能真正發揮療效;蔡文山呼籲,超音波影像導引的確能有效提升治療的準確度,但患者若有任何不適,則應經過進一步的檢查評估後,找出病症,給予適合的治療,才能避免再次復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3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許多家長都擔心小朋友用剪刀會危險,常禁止孩子接觸,其實一般而言,3至4歲的孩童,已經具備使用剪刀的能力;鹿港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謝渝婷指出,通常兩歲過後,就可以讓孩子開始學習操作剪刀,家長一旁陪伴練習,還能增加親子感情。首先,可先從選擇剪刀類型開始,像是刀尖為圓形的剪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2歲幼兒,出現發燒現象,家長以為是感冒所致,就醫檢查後診斷為中耳炎,但經抗生素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甚至合併意識障礙、昏迷及抽筋,住進加護病房後,才確診幼童感染肺炎鏈球菌腦膜炎,但因病情急速惡化,仍不幸宣告腦死。其實,這名2歲幼兒就是肺炎鏈球菌造成的猛爆型腦膜炎,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運動就算體重輕,身形卻差很大!一名25歲的辦公室OL,體重僅50公斤,平時上班除了中午吃飯、上廁所都坐在座位,下班更是直接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雖然四肢苗條但小腹挺大的,最近天氣炎熱,同事互相邀約到海邊玩水,直到她換上泳衣才「原形畢露」,而被同事指指點點。 中華民國肥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就讀小4的「大仁哥」跟小2的「小仁弟」,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朋友,兄弟倆在學校不是無法坐下好好聽課,就是四處找人對罵、打架,讓阿嬤十分頭痛。1年前,他們到陽光天使職能治療兒童發展關懷聯盟接受治療,透過「剎車遊戲」、「情緒引導」,現在都能坐下來好好寫完功課了。照顧大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