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跑攤症候群!5招防胃食道逆流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3年1月24日 09:30

農曆春節腳步近了,上班族熬夜應酬,小心「跑攤症候群」上身,造成胃食道逆流。醫師指出,近日門診中,因胃食道逆流求診患者多2成。事實上,「改善生活形態」才是根治胃食道逆流的最佳辦法。飲食控制,避免酗酒;勿穿緊身衣,肥胖者應減重,餐後不要立即躺平,避免在睡前2至4小時內吃消夜,才能避免發生惡化。

 


生活習慣不正常,易造成胃食道逆流,除常見的胸口灼熱外,上腹脹痛,甚至胸悶、胸痛也經常可見。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楊崇聖指出,俗稱「火燒心」或「溢赤酸」的胃食道逆流,主要指胃到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到食道下端,引起逆流症狀造成食道黏膜組織傷害。另一原因是胃酸過多,導致食道的括約肌無法正常運作,或是因為吃太多大魚大肉等,高油脂會延緩胃排空的食物,導致胃酸、食物逆流回食道,造成身體不適。

胃食道逆流疾病除常見的胸口灼熱、打嗝、上腹脹痛,甚至造成胸悶、胸痛,有些人長期乾咳、喉嚨痛,最後才發現是胃食道逆流疾病惹的禍,除了症狀的判斷外,胃鏡的檢查除了可以確定診斷,同時也可以排除掉其他的腸胃疾病。

臨床上診斷胃食道逆流方式,有氫離子阻斷劑測驗、內視鏡檢查、24 小時食道酸度監測、食道壓力測試,內科藥物治療有制酸劑、H2拮抗劑、質子幫浦抑制劑、促進腸胃蠕動之藥物,若是產生嚴重併發症如出血、食道狹窄,或是經由藥物治療無效的人,則會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預防胃食道逆流5招】:

1.別找刺激:忌菸、酒、咖啡、甜食、巧克力等容易影響括約肌張力的食物。

2.戒掉宵夜:睡前2到3小時不要進食。

3.細嚼慢嚥:能讓胃能完全吸收食物。

4.慢點躺平:吃完東西不要馬上躺平,最好1個小時後再躺下;若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休息3個小時候再入睡,並避免過飽,減少胃部壓力。

5.促進腸胃蠕動:研究發現,嚼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分泌,以中和胃酸,促進腸胃道蠕動;另外,梅子、薑、苦茶油及新鮮蔬菜、水果都有利於促進胃排空速度,幫助消化,胃食道逆流患者可適量攝取,做為日常保健之用。

不過,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症與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和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難以根治,復發率高達8成以上。但積極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不適,防止嚴重併發症。因此,除了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外,目前胃食道逆流治療以藥物為主,以中和胃酸的制酸劑(如胃乳片等胃藥),以及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如乙型阻斷劑和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因胃酸逆流引起的食道炎最有效。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 No.122)撰文/陳德福.整理/高芷瑩肝病被稱為台灣人的「國病」,罹患人數可見一斑,肝癌高居男性癌症死因首位,而女性也不遑多讓,高居女性癌症死因第二位。一般所稱的「肝病」泛指肝細胞因某些原因受傷或遭到破壞,導致肝臟整體機能呈現失控的狀態。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潛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心衰竭比癌症更致命,半數患者壽命不到5年!亞東醫院成立「心衰竭中心」,透過跨領域團隊照護,使用運動心肺功能測驗(CPX)為評估工具,6個月再住院率逐年減少,今年第一季僅0.8%。心臟疾病國人死因第2 心衰竭最致命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99歲蔣姓老翁罹患下咽癌,連續兩個月都吞嚥困難、難以進食,後來甚至呼吸困難。因為患者非常年長,多數醫師擔心如果進行全喉切除、修補手術,時間過長,患者體力無法應付。台南市立醫院名譽院長吳明和醫師便採用食道上提後壁劈開、直接吻合修補方式,進行手術,不只手術時間縮短,術後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7歲中年男性,3年檢查發現有瘜肉,但工作忙碌未及時切除;日前,藝人豬哥亮大腸癌過世,才想到再次就醫檢查,沒想到長成2公分瘜肉,確診為一期大腸癌。癌細胞侵犯黏膜層 確診大腸癌一期收治個案的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羅鴻源指出,該患者經由大腸鏡檢查,發現已長成2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