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瘜肉拖3年長成2公分大腸癌

瘜肉拖3年長成2公分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47歲中年男性,3年檢查發現有瘜肉,但工作忙碌未及時切除;日前,藝人豬哥亮大腸癌過世,才想到再次就醫檢查,沒想到長成2公分瘜肉,確診為一期大腸癌。

癌細胞侵犯黏膜層 確診大腸癌一期

收治個案的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羅鴻源指出,該患者經由大腸鏡檢查,發現已長成2公分柄型瘜肉,進行切除瘜肉,化驗後為大腸癌一期;所幸,癌細胞僅侵犯黏膜層,沒有發生淋巴轉移。

豬哥亮效應 詢問大腸鏡人數增

羅鴻源副主任指出,大腸癌連續9年為國人癌症人數發生率之冠,「豬哥亮效應」持續發酵,診間有愈來愈多詢問大腸鏡檢查。從病理學觀點,常見的大腸瘜肉有增生型瘜肉及腺瘤型瘜肉2類,尤其是腺瘤型瘜肉,更有可能演變成大腸癌,而切除瘜肉可大幅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腺瘤型瘜肉 恐變成大腸癌

羅鴻源副主任強調,腺瘤型瘜肉在窄頻內視鏡下,看起來像許多小蟲子盤旋一起,形成原因除了個人體質外,與後天飲食習慣最有關係,如果檢查出有不正常的瘜肉,最好一併切除,以免養成大腸癌後患的風險。

瘜肉切除術 留意出血風險

瘜肉切除需考慮大小、形態,以及生長位置決定使用方法。羅鴻源副主任說明,瘜肉可分無柄及有柄2類,比較大的無柄型瘜肉,切除困難度比較高,切除時腸穿孔風險也較高;而有柄瘜肉因底部及腸黏膜接觸面積較小,類似香菇的型狀,手術切除較容易,但仍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3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接受手術者要注意了!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外用殺菌劑藥品若未依藥品說明的方式配製、使用或儲存,會遭微生物汙染,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及致命性菌血症或敗血症;有接受手術者、需要定期消毒皮膚者,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靜脈注射接受治療者,如化療患者、接受輸血者或是血液透析患者,皆為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經常頭暈、無力、貧血,可不是正常老化現象別輕忽!一名63歲的計程車司機,去年開始出現臉色蒼白、手指無血色、莫名疲勞等症狀,一次駕車途中嚴重貧血暈倒而釀成車禍,才驚覺身體有異,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所幸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目前身體已恢復正常。骨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統計,近10年來,包括全世界或台灣,腦中風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在已開發國家中,腦中風更是造成長期失能的首要原因。為協助中風患者復健,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引進全自動機器人步態訓練儀,讓腦中風病患能儘速恢復行走目標。腦中風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害,嚴重將造成併發症甚至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0歲的女子,從小就有肌肉無力、倦怠等現象,最近情況愈來愈嚴重且影響日常生活,就醫抽血檢查,其血鉀濃度異常低下,再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罹患了一種罕見疾病「巴特氏症候群」。醫師指出,此疾病是由於基因異常導致腎小管發生病變,造成體內鉀、鎂、鈣離子等微量元素含量極低,嚴重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