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跑步,思考的運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skeez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跑步,可能比大家想像中的都還要需要大量的高層級思考。依據新的研究報告,跑步似乎可以改變大腦的運作方式。

這是這個月發表於[人類神經科學先鋒](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文章,科學家發現長跑選手的大腦,在精細認知那區域的連結與其他同樣健康但沒跑步的人不一樣。這篇研究暗示說跑步比想像中的更花腦力。
跑步,思考的運動
科學家已經發現若要專精於某項活動,大腦需要更多深思熟慮的思考,連帶會影響大腦的運作。以樂器來說,演奏樂器需要很多精細與多變化的肌肉動作,同時間還需要有好的記憶力、專注力、事前規劃能力、還有腦部其他區塊的執行能力。所以,科學家用斷層掃描觀察專業演奏者表演過後的大腦,發現他們大腦對於不同種類思考的連結較好,大腦中感知的過程與肌肉精細動作的控制也比較好。

同樣地,在強調手眼協調能力、策略規劃能力、意志專注力的運動選手(例如羽毛球選手、體操選手),神經學家觀察他們,發現他們大腦對於認知與專注能力比非體育選手好。

但是大家通常不會認為跑步是項需要動腦的運動。因為人類幾乎從三歲就開始跑步,跑到後來大家腦中不會去想該怎麼跑,因此我們不會認為跑步會激發大腦更進一步的認知功能。

但是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學者發現,跑步會激發大腦思考領域,即便他們沒在跑步的時候也一樣。科學家找了十一位男性跑者與十一位過去一年都沒運動的男性來做實驗,讓他們運動一段時間後,利用斷層掃描檢測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運動者大腦活動的連結比沒有運動的人活躍。而這些活躍的大腦部位與高層級的思考能力有關。他們也發現跑者的大腦在記憶能力、多功能力、注意力、決策能力,以及視覺和其他感官知覺等能力上都比較活躍。

專家說:這個發現告訴我們,跑步不僅只是個簡單的活動,它就像活動的數學題目,需要複雜的導航技巧,加上計劃能力、對環境的偵測與回應能力。不過該實驗並沒有檢驗參與者的認知能力,因此不表示會跑的人比較聰明。

主持實驗的醫師希望未來能對此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想要瞭解跑步或其他體能活動是不是真的改變人的思考模式,還有跑步是否可以延緩老化。

參考資料:
Running as the Thinking Person’s Sport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哪一種飲食法最優?2021年國外一項最新評分出爐,請來專家分析39種飲食法後,再度由「地中海飲食法」蟬聯冠軍,另外,不碰飽和脂肪高食物、含糖飲、甜食的「得舒飲食」以及不用全然放棄吃肉的「彈性素食飲食」則並列第二。國內營養師則統整提醒,多攝取優質蛋白質、膳食纖維才能為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聞癌色變,但男性體檢發現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偏高,就代表一定會罹患攝護腺癌嗎?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觀察,門診不少男性一看到數值異常就「皮皮挫」,事實上,有些年輕男性其實是因為難忍情慾,在檢查前有性行為或射精;甚至愛騎自行車、跑馬拉松都可能影響到數值短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救破產危機,一向有「漲不得」選票壓力的健保,今年1月調漲,健保費率從4.69%漲至5.19%,但基層醫療工會卻比荷包失血的民眾更為不滿,批評光是漲健保、調漲給付並不足以改變國內醫護血汗的事實,包括基層醫師、護理師、醫檢師等代表今(24)日上午就前往健保署門口踢館陳情...

閱讀詳情 »

暗藏高危險的二次性頭痛 潛藏著蜘蛛膜下腔出血和腦腫瘤等危險性疾病的二次性頭痛。其特徵除了頭痛,也會有想吐、手腳發麻等症狀。   症狀1:有咚~的鈍重痛感。 症狀2:通常都在早上起床的時候發痛,吐了之後就舒服多了 發展程度★★★ ※發作期間/慢性 ※發作頻率/定時 十個有九個算錯! 測你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