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透過運動和社交 老年人活得更精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年紀逐漸增長,生理功能、身體協調度等都會有明顯退化的現象,臨床上,許多長輩就常感到手腳無力、腰痠背痛,甚至動作不協調的現象;私立台南仁愛之家職能治療師吳鴻順指出,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其實可透過適當的運動,就能改善身體機能。

平時,長輩可利用簡單的肌耐力活動,像是利用兩手伸直交換寶特瓶等,加強上肢肌力,也可透過踮腳尖等方式,幫助大腿肌力增加;另外,老年人也可培養獨立生活照顧,最好在能力範圍且安全考量下,嘗試完成自我的日常生活,增進信心。

治療師吳鴻順進一步說明,家人也應鼓勵長輩多出外走走,接觸人群,建立適合的社交活動,透過和鄰居或朋友的交談,也能遠離孤獨的感受,且多用正面的思想模式面對生命,感受生活且樂觀積極,也有助於身心健康。

多鼓勵家中長輩尋求生活的重心,家人也應適時地陪伴和鼓勵,都能有效幫助老年人活得更健康;吳鴻順呼籲,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且遲遲仍無法改善,建議應盡快尋求專業的醫師協助,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69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彰化報導】冬天食補吃紅棗養生的人也大有人在,但被棗核卡住事件也有發生風險;1名67歲婦人吃紅棗誤吞棗核,經手術取出棗核。醫師提醒,發生棗核卡在食道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千萬不可用吞飯、吞饅頭等方法強行咽下,應馬上使用「哈姆立克法」將異物推擠出來。 彰基急診觀察室主任醫師倪渟...

閱讀詳情 »

◎「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原理 每當身體感到僵硬、疼痛時,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按摩」,第二個就是「伸展」。簡單來說,當我們肩頸痠痛時,第一個反應就是用手去揉捏按壓一下痠痛的部位,如果還是覺得疼痛,接下來頭部會向左或向右擺、拉一下頸部的筋,有時候在這些自救方法之下,疼痛就真的消失了,但實際的情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65歲張先生去屆齡退休,工作漸漸交給年輕人,但白天覺得越來越疲倦,去年底突然發現晚上跑廁所次數增加,1個晚上曾經小便10次,等同躺床30分鐘就要起身,卻又常常站在馬桶前,小便出不來就是出不來,就只有2至3滴,僅有尿意但沒有尿液,接受解查才發現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容積減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期傳出多名醫師因工作染疫,除了無法繼續工作以外,也將被隔離治療一段長時間。醫師職業工會今20日指出,依據我國現行法規,染疫醫師如果不適用勞基法、又不屬於約聘或是公務員身分,被隔離治療期間雇主不需要給薪水,醫師只能領取部分勞保補償,呼籲主管機關趁機檢討改正。醫師進用身分複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