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圖片截自找話題以及信息時報

水果對我們的健康來說至關重要,但是也要講究時間,不同的水果如果吃錯了時間,就會影響到健康。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晚上不能吃的水果,你可千萬別錯過了~

1、榴槤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蛋白質、脂肪含量都不高。生糖指數約為42,也不算很高,但在所含成分中,有2/3是糖。對於血糖高、有高血壓或者低血壓、心功能不佳、胃腸道潰瘍的人來說,吃榴槤仍需謹慎,最好能減飯量再吃榴槤,以免攝入熱量超標,加重原有疾病。

2、智利櫻桃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糖分多,富含糖、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鐵、磷、鉀等多種元素,含鐵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是補鐵、益腦良品,糖尿病患者不宜貪嘴。

3、美國葡萄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葡萄皮和葡萄籽內含有抗氧化物質,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預防作用。糖分含量高,十個葡萄的熱量相當於二兩米飯的熱量,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4、釋迦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每100克釋迦可含總糖15.3%~18.3%,維生素C為265mg。由於釋迦口感偏甜,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應慎食。


5、牛油果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因富含植物脂肪,有「森林奶油」之稱,是一種高能低糖水果。從保健功能來看,牛油果有健胃清腸的作用,並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保護心血管和肝臟系統等重要生理功能。適合嬰幼兒和老人食用,建議一天吃一個即可。但由於牛油果的植物脂肪含量很高,不宜晚上食用。

6、芒果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是常見的熱帶水果,生糖指數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又屬於致敏食物,過敏體質的人僅僅接觸果皮,也有可能過敏,因此過敏體質者要慎食。芒果用鹽水浸漬後食用,並不能減少過敏發生機會,只能改善口感。

7、火龍果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富含維生素B1、B2、B3和維生素C、胡蘿蔔素、花青素,並含有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可預防便秘、助通便,也被作為「減肥水果」。但由於含有的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糖尿病人一餐不宜多吃。有腸胃功能紊亂、容易腹瀉的人,也應少吃。

8、山竹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富含羥基檸檬酸、山酮素等成分,羥基檸檬酸對抑制脂肪合成、抑制食慾和降低體重有良好功效。但過量攝入,其中所含的氧雜蒽酮有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一般一次吃四五個山竹即可。


 

那麼,晚上可以吃的水果有哪些呢?

晚上能吃的水果

1、鳳梨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鳳梨中含有的鳳梨蛋白酶能幫助消化蛋白質,補充人體內消化酶的不足,增強消化功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肯定,鳳梨可以健脾胃、固元氣。餐後吃些鳳梨,能開胃順氣,解油膩,助消化。

2、木瓜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木瓜中的木瓜酵素可幫助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飯後吃少量的木瓜,對預防胃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3、奇異果、橘子、山楂等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他們富含大量有機酸,能增加消化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幫助消化。

4、桂圓
這八種水果不能晚上吃,否則不只腸胃壞掉,還會有這些可怕的後遺症...

夜宵吃水果既不利於消化,又因為水果含糖過多,容易造成熱量過剩,導致肥胖。尤其是入睡前吃纖維含量高的水果,充盈的胃腸會使睡眠受到影響,對腸胃功能差的人來說,更是有損健康。但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吃幾顆桂圓,它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能讓你睡得更香。

文章來源:搜狐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唐鳳版新冠疫苗預約系統將上路,預計在第9類與第10類民眾使用,首先須在預約網站登記地點、廠牌、時間等意向,每周僅施打1種廠牌疫苗,官方會根據資格與意願分配疫苗到施打點,當接到簡訊通知在前往指定地方注射疫苗,目前離島先試辦,本島縣市尚未實施。 唐鳳說明,預約系統中,每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升級三級警戒至今,居家辦公、孩子停課不停學、接續暑假,依據家扶基金會《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發現,疫情現況下親子相處時間平均每天增加約七小時,家長育兒與工作壓力倍增、51.4%表示易有負面情緒、53.5%表示親子衝突增加。親子關係隨著疫情拉緊報,家長面對情緒壓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正當疫情指揮中心於6月下旬公布的案例數據逐漸趨緩時,近日國內又遭到印度變種病毒Delta入侵台灣,同島一命人心惶惶,有許多研究指出,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旦罹患新冠病毒,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6到8倍,有肥胖問題的人,死亡率更高達10倍,顯示肥胖者正是罹病的高危險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小明(化名),在大公司擔任主管一職,因為知道自己平常工作繁忙,且家中經濟重擔都在自己身上,所以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都均衡的攝取營養,且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另外每年還自主做一次健康檢查,因此一直身體都很健康,沒有任何問題,但今年的健康檢查報告中,卻檢查出有尿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