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樣做孩子能快速生下來!

  當寶媽被推進手術室的時候,寶爸往往就是在手術室門外乾著急。其實,準爸爸也應該學習一些關於分娩的知識,如正常產程多長時間,以及如果准媽咪產程過慢,那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樣做孩子能快速生下來!

  一、正常產程多長時間?

  每個準爸爸都需要知道的是,每個孕媽咪分娩所需的時間,一般最長不超過24小時,這是對於第一次分娩的准媽咪來說的,而二胎媽咪一般不超過18小時,部分准媽咪甚至僅僅需要4個小時左右。

  正常產程一般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從子宮有規律收縮開始,到子宮頸口開全為止。初產婦第一時期約需要12個小時;如果你曾經有過分娩經歷(經產婦),則需要6個小時。

  第二產程一般僅需1-2個小時,這段時間也正是准媽咪衝刺的階段,認真配合醫生用力,初產婦約需2個小時,經產婦約需1個小時。

  到了第三產程,就是從胎兒娩出後到胎盤娩出的這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准媽咪已經不再陣痛,並且聽到了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

  二、產程過慢,到底怎麼回事?

  值得准爸媽們注意的是,生孩子並非越快越好。如果整個產程短於4小時,稱為急產;整個產程超過24小時,稱為滯產。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寶寶的分娩過程變慢了呢?

  其 實,造成准媽咪產程過慢的原因多種多樣。每個准媽咪的體質都有差別,所以准媽咪在子宮收縮方面也是因人而異,而子宮收縮正是影響寶寶分娩的一大關鍵因素。 此外,寶寶的胎位不正、媽媽的骨盆形狀特別、骨盆內部體積不夠大或者準媽媽骨盆曾經受過外傷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產程過慢。

  除了身體上的原因,精神也是一個因素。如果准媽咪處於過於緊張、害怕的狀態下,也會影響生產激素發揮作用而造成產程過慢。因此,准爸媽應該在分娩前多瞭解妊娠和分娩,消除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

  三、加快產程怎麼做?

  【醫生這麼做】人工破水加快產程、點滴催產素加快產程

  如果真的遇到了分娩產程過慢的情況,一般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人工破水或者是打催產素。如果准媽咪的宮縮不強,羊水混濁,或胎頭下降情況不好,都會選擇人工破水的。

  而催產素也是幫助宮縮的,以縮短產程。催產素都會嚴格控制用量,因為縮宮素可能會過度刺激你的子宮,讓宮縮變得更強、更頻繁,造成寶寶在宮內缺氧。

  【孕婦這麼做】保持直立、兩腿分開、重心下降

  那麼,這個時候准媽咪要怎麼辦呢?這個時候,也許准媽咪會覺得特別累,迫不及待地想盡快把寶寶生出來。所以,你可以嘗試一下以下幾種方法:

  1、保持直立的姿勢,因為當你處於直立姿式的時候,可以更有效地向下用力。子宮肌肉的收縮力、你自己向下用的力和重力,這三種力量結合會產生強大的作用力。

  2、坐在健身球上,兩腿分開,來回晃動身體,這樣可以減輕會陰部承受的壓力,有利於子宮口打開。

  3、面對家人,拉著家人的手下蹲,兩腿分開略寬於兩肩,雙手拉著陪伴人的雙手,將身體的重心下降,並通過雙臂支撐身體。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40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1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66例,總計67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目前死亡率約為1%。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更正後的圖表並沒有往下的趨勢,整體疫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隨著疫情升溫,許多運動場所和健身房紛紛暫停營業,而面對遠端上班、上課,整天在家中長期久坐,無法外出運動的處境,居家運動儼然成為一股生活新潮流,但礙於家中空間狹小,有哪些項目是適合在家裡運動的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1項新的分析發現,如果你與吸菸者生活在一起,呼吸到他們的菸會使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增加50%以上,研究結果在線上發表,並刊登於《Tobacco Control》(菸害防制)。 英國的研究作者說,這些發現也表示,想防止人們接觸二手菸,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研究團隊分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確診上升671例!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新增個案401例與校正回歸266例,雙北占307例與117例;面對每天巨量暴增個案,指揮中心再放寬解隔離標準,原則上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距離發病日已達10天,就能回家居家隔離7天,或自主健康管理7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