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單日13死又攀新高 指揮中心:血氧監測納評估指標

單日13死又攀新高 指揮中心:血氧監測納評估指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40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1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66例,總計67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目前死亡率約為1%。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更正後的圖表並沒有往下的趨勢,整體疫情還需再觀察。疫苗也已分配至各縣市,由一、二類人員優先施打。

今日增死亡13人 多數為高齡有慢性病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01例本土病例,分布以新北市177例、臺北市130例居多。新增13例死亡個案中,女性4人、男性9人,多數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其中11人為60歲以上,1人為50歲男性,有主動脈剝離病史,1名40多歲女性曾接觸確診個案,張上淳召集人表示,個案由於年紀較輕,但目前尚無相關資料,無法進一步分析。

集中檢疫所送院比例1/10 加強互動頻率避死亡

中央集中檢疫所使用狀況,王必勝說明,已有1577人入住,其中以新北市1087人為最多,台北市395人,其他縣市95人,目前有1147人仍住在檢疫所,病情發生變化送住院的比例約1/10。陳時中提到,目前有些輕症、無症狀患者會往中南部檢疫所移動,因為醫療量能相對沒有北部緊繃,若有病情變化,也可以快速收治到當地醫院。

由於近幾日死亡案例,有部分在集中檢疫所過世,王必勝說,會再加強互動頻率,同時也購入3000台血氧機,將分配給住民並教學使用,同時後送醫院的綠色通道已建立,過程中也會給予氧氣,希望藉此降低檢疫所死亡數。

血氧監測納評估指標 低於95%應警示

關於居家檢疫、集中檢疫者的「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評估」,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建議每日進行健康監測及回報,初步研擬,若呼吸速率每分鐘超過30下、血氧監測低於95%,就應警示,相關細節將與專家討論擬定後,提供給各縣市參考。

協調分流案例收治醫院 「台大辛苦了」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醫院非常緊急,不能讓第一線醫護赤手空拳,彈盡援絕。陳時中回應,收治案例的確不能單往一間醫院送,容易有不良後果,由於萬華地區案例較多,救護車優先送至距離近的醫院,台大、和平醫院因此收治較多,不過會再協調分流,讓其他醫學中心共同負擔。同時也表示:「台大辛苦了。」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為第3好發血癌 6旬長輩貧血等4症狀勿輕忽

生物相似性藥 - 健保開源節流,維持新藥納保的重要工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三高不控制除了中風之外,也有可能導致視網膜靜脈阻塞,就是俗稱的眼中風。一名65歲患有高血壓的婦人,平時並未吃藥控制血壓、飲食不忌口,出現右眼視力模糊的況狀,她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老花眼,直到開車差點撞到行人,才發現右眼下方出現黑影遮蔽視線。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提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是隱眼族嗎?雖然隱形眼鏡可以讓你省去戴鏡框的麻煩;不過,卻有可能造成乾眼症的問題。眼科醫師指醒,現代人近視後為求美觀或方便,多半會佩戴隱形眼鏡;然而,無論是使用日拋或是月拋的隱形眼鏡,長期配戴都有可能會出現乾眼症,要特別注意。三成成年人為乾眼症所苦眼科診所院長徐文錦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輕忽平日血糖監測 小心引發低血糖恐致命!一名40歲王小姐是糖尿病患者,在某銀行擔任高階主管,白天需處理繁瑣業務,下班又得忙於照顧一家大小。王小姐平時定時服藥控制病情,但因工作忙碌,輕忽定期血糖監測,某日於公司會議上,因低血糖而昏厥,把同事嚇一大跳,被緊急送醫治療後幸無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時鐘又快轉!衛福部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04年共有10萬5156人罹癌,平均5分鐘就有一人罹癌,較前一年快轉6秒,而癌症發生人數中,大腸癌10度蟬聯第一。罹癌平均年齡為63歲 大腸癌最多人根據最新出爐104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癌症發生人數較103年增加2009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