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單日13死又攀新高 指揮中心:血氧監測納評估指標

單日13死又攀新高 指揮中心:血氧監測納評估指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40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1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266例,總計67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目前死亡率約為1%。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更正後的圖表並沒有往下的趨勢,整體疫情還需再觀察。疫苗也已分配至各縣市,由一、二類人員優先施打。

今日增死亡13人 多數為高齡有慢性病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01例本土病例,分布以新北市177例、臺北市130例居多。新增13例死亡個案中,女性4人、男性9人,多數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其中11人為60歲以上,1人為50歲男性,有主動脈剝離病史,1名40多歲女性曾接觸確診個案,張上淳召集人表示,個案由於年紀較輕,但目前尚無相關資料,無法進一步分析。

集中檢疫所送院比例1/10 加強互動頻率避死亡

中央集中檢疫所使用狀況,王必勝說明,已有1577人入住,其中以新北市1087人為最多,台北市395人,其他縣市95人,目前有1147人仍住在檢疫所,病情發生變化送住院的比例約1/10。陳時中提到,目前有些輕症、無症狀患者會往中南部檢疫所移動,因為醫療量能相對沒有北部緊繃,若有病情變化,也可以快速收治到當地醫院。

由於近幾日死亡案例,有部分在集中檢疫所過世,王必勝說,會再加強互動頻率,同時也購入3000台血氧機,將分配給住民並教學使用,同時後送醫院的綠色通道已建立,過程中也會給予氧氣,希望藉此降低檢疫所死亡數。

血氧監測納評估指標 低於95%應警示

關於居家檢疫、集中檢疫者的「確診個案居家照護評估」,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建議每日進行健康監測及回報,初步研擬,若呼吸速率每分鐘超過30下、血氧監測低於95%,就應警示,相關細節將與專家討論擬定後,提供給各縣市參考。

協調分流案例收治醫院 「台大辛苦了」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醫院非常緊急,不能讓第一線醫護赤手空拳,彈盡援絕。陳時中回應,收治案例的確不能單往一間醫院送,容易有不良後果,由於萬華地區案例較多,救護車優先送至距離近的醫院,台大、和平醫院因此收治較多,不過會再協調分流,讓其他醫學中心共同負擔。同時也表示:「台大辛苦了。」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為第3好發血癌 6旬長輩貧血等4症狀勿輕忽

生物相似性藥 - 健保開源節流,維持新藥納保的重要工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2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8月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接獲菲律賓衛生單位通知,1名菲籍民眾由台灣出境,在當地機場採檢時確認病毒陽性,目前無明顯症狀,指揮中心匡列21名接觸者,尚無發現病毒陽性個案。另外,面對國際疫情發展,韓國移出中低風險國家,低風險國家也有4個國家納入,菲律賓則維持入境普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母乳所提供的營養是一般配方奶無法取代,但有最新研究發現,若以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率,是混合餵養嬰幼兒的9倍,且維生素D不足比率也高出6倍,此研究是來自基隆長庚團隊,研究也推測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生長較緩慢可能就是與缺乏維生素D和鐵有關聯性,此發現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南投55歲蔡先生為40年老菸槍,上月底感到胸悶、胸痛,一開始以為吃止痛藥可緩解,卻遲不見效,直到父親節前夕劇痛難耐,前往當地醫院急診,竟確診為主動脈剝離,建議立即轉院治療,患者原本還打算撐過節後再接受手術,但83歲父親擔心兒子延誤病情,堅持陪同赴醫,術後蔡父慶幸:「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男性年長者大多數伴隨著夜尿困擾,經常是攝護腺肥大導致,日本寓教NHK節目《ガッテン!》中介紹另1個可能原因,白天或日常活動時,身體水分可能會堆積在小腿腓腸肌(小腿肌),晚上睡覺平躺時,水分慢慢回到全身,血液水分增加腎臟就必須過濾排出尿液,也就讓睡覺時上廁所的次數增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