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新冠確診增671人 因應醫院爆滿解隔條件再放寬!

全台新冠確診增671人 因應醫院爆滿解隔條件再放寬!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確診上升671例!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新增個案401例與校正回歸266例,雙北占307例與117例;面對每天巨量暴增個案,指揮中心再放寬解隔離標準,原則上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距離發病日已達10天,就能回家居家隔離7天,或自主健康管理7天。


全台新冠確診增671人 因應醫院爆滿解隔條件再放寬!

▲5月27日新確診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第3級警戒實施約2周 確診人數未見降溫仍每日3位數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401例本土病例,分別是190例男性,21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4月26日至5月26日,校正回歸個案266例中,為140例男性、12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5月26日,


全台新冠確診增671人 因應醫院爆滿解隔條件再放寬!

▲5月27日本土疫情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台大院長嘆醫院床位塞爆 指揮中心再放寬解隔條件


陳時中說明,確診病例數除5月17日與19日比較高,今天沒有向下降趨勢,要在配合校正回歸在觀察;針對昨(26)日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感嘆,台大醫院病人太多全面滿載,陳時中則說,收治病患不能只送一間醫院,台大與和平醫院對熱區比較近,急救不免往台大送,下午會再討論適當分流。


台北市與新北市醫院爆滿,中央集中檢疫所總收治1,577人,雙北地區就占1,482人,指揮中心再放寬解隔離條件,如果符合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與距離發病日已達10天,就基本符合條件,可以回家居家隔離7天,假如搭配PCR檢驗陰性或Ct值≥30就能回家自主健康管理7天。


全台新冠確診增671人 因應醫院爆滿解隔條件再放寬!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放寬解隔離條件標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集檢所收治1147人解隔271人 負壓隔離病房可用289床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表示,中央集中檢疫所仍有1484間,可以提供輕症或無症狀病患入住,在總收治1577人中,目前仍有1147人在集中檢疫所,271人解除隔離,159人後送住院;針對醫院資源,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補充,全國1011間負壓隔離病房,目前可用289間。


全台新冠確診增671人 因應醫院爆滿解隔條件再放寬!

▲中央集中檢疫所入住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補充,5月22日衛福部醫事司通令500床以上醫院,必須有10分之1病房,設置成專責病房,原先2412床再增加1520床,目前專責病床已有3932床,都可以隔離病房使用,專責ICU有356床,目前有43位病患,全國還有23家醫院會陸續開設,中南部醫院將會與北部醫院媒合協助病患調度。


更多NOW健康報導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07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為臺北市十大死因首位,其中口腔癌為臺北市主要癌症死因第8位;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顯示,青少年首次嚼檳榔的來源為家人及朋友。馬偕紀念醫院呂宜興主任表示,青少年接觸原因多為好奇,但長期嚼檳榔,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民間有1俚語「生的過麻油香,生不過4塊板」,道盡了生產風險,其中最恐怖的死因就是大出血,近幾年來,剖腹產比率增高,植入性胎盤風險隨之增加,容易引發嚴重大出血,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研發出「Nausicaa(王蟲)縫合法」,能夠有效止血並保留子宮,留住一線「生」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人家裡都會存放萬用藥膏,當皮膚出問題時都會派上用場,但要注意,其實被廣泛推薦的藥膏中大部分都含有類固醇; 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賴宥菊指出,民眾也不用過於擔心,因外用類固醇具有抗發炎、止癢與血管收縮作用,除了能改善皮膚過敏等現象,也能減少紅斑形成,甚至止癢作用,但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6歲男性,因左側口腔腫瘤採以切除手術、合併左側頸部淋巴組織清除手術與放射治療,但因術後疼痛,導致每日習慣將頭頸部及身體往右側躺,20多年後,側頭頸部疼痛、右側上肢也因此疼痛麻木無力,嚴重影響睡眠品質。長期側睡 56男頭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男子到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