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常必備 萬用藥膏這樣用才加分 

家常必備 萬用藥膏這樣用才加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人家裡都會存放萬用藥膏,當皮膚出問題時都會派上用場,但要注意,其實被廣泛推薦的藥膏中大部分都含有類固醇; 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賴宥菊指出,民眾也不用過於擔心,因外用類固醇具有抗發炎、止癢與血管收縮作用,除了能改善皮膚過敏等現象,也能減少紅斑形成,甚至止癢作用,但外用類固醇分成不同劑型,仍得依照症狀給予合適的藥物。

軟膏具封閉特性 不適用毛髮部位

像是若為手部的濕疹和裂傷,若使用凝膠,可能會因內含的醇基造成疼痛,而若用軟膏治療濕性的病變,也可能導致繼發性毛囊炎,影響治療效果;賴宥菊藥師表示,外用類固醇包括軟膏、乳膏、 凝膠、 洗劑以及泡沫液等五種,其中像是半固體劑型的軟膏,具有封閉特性,是最有效的劑型,但因較為油膩,患者接受度低,且不適合用於毛髮部位。

乳膏不油膩 患者接受度較高

賴宥菊藥師說明,若為乳劑劑型的乳膏,因不油膩且可用水清洗,患者接受度較高,且比起相同成分的藥物,效果比洗劑更強,但仍不如軟膏,至於透明無色半固體乳劑的凝膠,因在皮膚接觸時會液化,則適合痤瘡的治療或塗抹於毛髮處,另外,若想改善發炎的皮膚和頭皮皮膚病,則可使用泡沫液,不僅同樣成分,釋出藥物的能力大於其他傳統劑型,也更容易塗抹,但缺點是價錢比其他劑型昂貴。

12歲以下幼童 應使用短期療程的類固醇

外用的類固醇依據收縮血管能力,分成七個等級,以第一級最強,第七級最弱,若為12歲以下幼童,建議使用四至七級較為短期療程且較弱效的類固醇,但若為嚴重的皮膚炎,則可使用一至三級較為強效的類固醇,但須經醫師評估後才能短暫使用;賴宥菊藥師強調,使用前應用肥皂與水清潔患部,並用軟布輕撫擦乾,接著用手指或棉花棒輕輕在患部塗開薄層藥物,且除非特別說明,通常不需使用封閉性敷料。

必要時接受評估 用藥安全不輕忽

只要正確使用類固醇,就不怕造成對身體危害,達到治療目標;賴宥菊藥師呼籲,除了避免將類固醇藥膏當做萬用藥膏隨意使用,以免造成副作用,必要時,也應接受專業醫藥人員評估,並遵從醫囑及配合醫師指示用藥,才能真正達到治療效果。

【延伸閱讀】

中秋烤肉煙霧太刺激? 人手一罐,咳嗽不再!

臉部老化過程竟是這樣 複合式微整療法成新趨勢

33歲乳癌肝轉移 CDK4/6助腫瘤縮減7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5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你家的嬰兒常會「點頭」嗎?而且點頭時間會長達5分鐘?小心!超過5個月大的嬰兒,倘若經常會在不該打瞌睡的時間「點頭」,有可能是癲癇發作!也就是所謂的「嬰兒點頭痙攣」。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神經科張開屏醫師表示,嬰兒點頭痙攣又稱為「韋氏症候群〈West syndrome〉」好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腦中風往往來的突然。據統計,全台每年約有7萬多人罹患腦中風,其中1萬2000多人死亡,平均每48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3位。醫師表示,國內大部分的患者屬於缺血性腦中風,只要在黃金3小時內,緊急注射血栓溶解劑,其實可以避免發生嚴重的後遺症。雙和醫院神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35歲林小姐,在懷孕24週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竟被測出高血糖反應,確診為妊娠糖尿病。醫師指出,妊娠期高血糖會使胚胎發育異常甚至死亡,流產發生率達15%~30%,且發生妊娠期高血壓較非糖尿病孕婦高2~4倍,羊水過多發生率亦較非糖尿病孕婦多10倍,不得不慎。收治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