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度思念故人 寫下心情故事可調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40歲婦人,因過去丈夫在外地出差,不幸腦溢血身亡,對於前一天丈夫還在電話中和太太抱怨頭暈,隔天卻不幸過世,一直感到懊悔,導致長期情緒低落,一度還服藥自殺,幸好就醫後順利獲救。醫師提醒,思念故人在所難免,其實,可透過寫信的方式,來調適自己的情緒。

臨床上,有些人因難以面對親友離去,恐會出現一些情緒反應,這時身邊的親朋好友就應提高警覺;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劉銘雄指出,像是極度冷靜、或過度的哀傷導致出現失眠、沒有食慾等現象,甚至有自殺念頭,另外,還包括逃避談論死者等情況,都應特別注意。

臨床心理師劉銘雄進一步說明,該如何面對親屬過世,其實像是可空出一點時間,讓自己保留追思亡者的情緒,或是讓自己發洩情緒,不管難過或生氣等,像分期付款一樣,慢慢發洩,也可以用筆寫下來,以寫信的方式,對死者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想法,慢慢的調適心情。

另外,也可以挑選特定日子,依照個人信仰安排追思儀式,且盡量不要落單;劉銘雄提醒,痛失親友雖然難過,但也要懂得身邊還有更多疼愛自己的人,也可以和他們分享自己的心情或需求,透過互動,走出自己的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4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已是高齡化社會,每個家庭都可能有長者走向失智,據統計,長照悲劇報導從106年的11件增至107年的22件,其中照顧失智者又為高風險群;失智者有隨講隨忘記等10大症狀,讓照顧者身心疲累外,甚至曾有輕生的念頭。隨著失智人口逐漸攀升,柳營奇美醫院配合長照2.0計畫成立失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位35歲劉先生常出現疲倦、貧血症狀,以為自己只是工作勞累而不以為意,不料一個月前突然昏倒送醫,經骨髓檢查確診為「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由於其症狀不易察覺,以及有些病人會抗拒抽骨髓的檢查,因此常延誤治療。就連知名作家、媒體工作者汪笨湖也因此疾病病逝,享壽65歲。初期症狀:貧...

閱讀詳情 »

1天照3餐喝咖啡真的好嗎?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Julie Radico博士說明,對某些人來說,咖啡因可能有助提升注意力及精神,但卻可能為患有焦慮症的人帶來麻煩。 Julie Radico博士在新聞稿中提到,在50至200毫克(mg)之內屬低劑量的咖啡因,但如果單次攝取超過400毫克,可...

閱讀詳情 »

每年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年宣導主題為「恁甘有C肝(時間,台語諧音)好心救好肝」,透過一語雙關、國台語諧音,強調C型肝炎治療時間的重要性,呼籲民眾掌握篩檢與治療黃金期。罹患C型肝炎近20年,本月初確認根治的藝人王彩樺呼籲,政府健保提供治癒率極高的口服新藥,國人都應「肝」緊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