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離「三高」關鍵在這!使用「PPAR活性劑」,對於身體這麼好...

遠離「三高」關鍵  活化人體內的「PPAR」

您知道現在30歲左右就是中風或高血壓的危險群? 衛生署最新統計,40歲以上,毎九個人當中,就有一位發生過小中風,驚人的數據,讓人不得不重視飲食健康,想要擺脫代謝症候群、遠離三高危機,除了要適度減重之外,在「食」方面也選對食材。不但如此,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要帶您探討人體中有一種受體,是調控三高關鍵鑰匙的「PPAR」。

遠離「三高」關鍵在這!使用「PPAR活性劑」,對於身體這麼好...

       

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表示,台灣人三高愈來愈多也年輕化,國人糖尿病、過重與肥胖、代謝症候群之盛行率均大幅攀升。肥胖與過重之盛行率,成年男性已超過1/2,成年女性已超過1/3。國人使用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等八種「三高」用藥,就占八成三,這反映出「三高」問題的國人愈來愈多,進一步分析發現,高血脂病患成長最快,每年以10%的比例成長,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病患總數達450萬人。

 

三高的危機原理:

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一直以來都是臺灣中老年常見之慢性病,就好像難兄難弟一般,此三種疾病常常一起或先後出現在同一病人身上。病人一旦有三高疾患就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相關之併發症,例如心肌梗塞、中風或腎臟病。

遠離「三高」關鍵在這!使用「PPAR活性劑」,對於身體這麼好...

南台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蘇益仁表示,糖尿病患主要是因為體內胰島素缺乏,引起脂肪分解增加,同時脂肪組織的脂解酶活性降低,結果導致三酸甘油脂增加,增加壞的膽固醇,降低好的膽固醇,造成高血脂,如果血脂肪、膽固醇太高,造成血液的粘稠度增加以後,血流的速度變慢,經由腎臟不斷地分泌荷爾蒙來收縮肌肉組織,來加大血壓,才可以幫助血流恢復正常,因而造成高血壓,可藉由人體中PPAR的活化,到達改善血脂、血糖、胰島素抗性、肥胖、發炎以及動脈硬化,甚至是防癌等問題。       

 

什麼是PPAR?

PPAR分子總共有三種型態,分別為PPARα、β、γ

  • PPARα主要在肝臟、骨骼肌和心臟表現(血脂、血糖、血壓)。
  • PPARβ主要在皮膚、骨骼肌表現(抗發炎、傷口癒合、燃脂)。
  • PPARγ主要在脂肪組織、腸道、胸部...等組織表現(脂肪堆積、抗腫瘤、抗牛皮癬)

PPAR像是維護健康的鎖頭,如果透過一些蔬果營養,像鑰匙一樣開啟這把鎖,對於自我調控血糖、血脂和血壓等,會有明顯幫助。

 

PPAR活性劑的功效:

  • 癌症:預防癌症、癌症治療。
  • 免疫:抑制發炎過敏、免疫調節。
  • 美膚減重:青春痘、皮膚保養(癒合)、減重、抑制食欲。
  • 代謝症候群:脂肪肝、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

 

活化PPAR的黃金食材

紅麴海鮮時蔬:

遠離「三高」關鍵在這!使用「PPAR活性劑」,對於身體這麼好...

  • 材料:鮭魚一大片、蝦子5隻、花枝半隻、甜豆半碗、玉米筍6支、紅麴1大匙、醬油膏1匙、山藥一小塊、洋蔥半個、水2匙、薑泥一匙。
  • 做法:將鮭魚洋蔥一起拌炒,半熟後加入其他海鮮及青菜,最後將紅麴及調味料一起拌炒熟成即可。

 

更多精彩節目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 5/7(週日)晚上21:00《健康2.0》。

《健康2.0》Youtube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嬰幼兒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尤其早產兒及先天性心臟病童,感染恐引起急性細支氣管炎,嚴重甚至需住院。健保局宣布,今年7月1日起,健保給付治療藥劑將從早產兒擴大到先天性心臟病童,符合資格者可接受6次注射藥劑補助,預估每位受治病童可減輕22萬元負擔。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般人打嗝都一下子,但是卻有一名女子一直打嗝,都止不住,持續了一個多月,原來她腦袋裡長了一顆腦瘤,而且壓迫到腦幹和顱神經,才導致打嗝不止的現象!這名二十多歲女子,平常健康狀況都很好,但是最近卻出現不斷打嗝的現象,起先還以為是腸胃毛病,經由內視鏡檢查和服用藥物,都無法改善,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去年愛滋病首度進入15-24歲青年十大死因,而今年截至5月31日,全國愛滋病通報950名個案,學生族群就佔144名,令人擔憂。針對台灣愛滋病感染者年輕化現象,專家指出,根本原因就是學校教育避談愛滋!建議從國小教材開始就應該有完整的性別與愛滋教材。據衛生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搶救生命分秒必爭!為能讓病人能夠快速的接受診治,署立雙和醫院採購了152台i-pad-mini,並安裝新開發的i-do-viewer雲端醫療軟體,配給急診及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使用;這套系統不止可讓醫師隨時隨地了解病人的最新狀況,也可以連上醫院的病歷資料庫,讓醫師向病人和家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