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保擴大給付 先天心臟病兒RSV藥補助22萬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嬰幼兒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毒,尤其早產兒及先天性心臟病童,感染恐引起急性細支氣管炎,嚴重甚至需住院。健保局宣布,今年7月1日起,健保給付治療藥劑將從早產兒擴大到先天性心臟病童,符合資格者可接受6次注射藥劑補助,預估每位受治病童可減輕22萬元負擔。

RSV好發於2歲以下嬰幼兒,受感染時,除了有感冒常見症狀,也可能引起急性細支氣管炎,而出現喘鳴、呼吸急促困難;高危險族群包括早產兒及先天性心臟病幼童,因為他們抵抗力較差,一旦感染,嚴重度常較其他患者來的高。

目前RSV尚無疫苗可施打,一般幼童若感染RSV,主要治療方式為支持性療法,如控制發燒、加強補充水份、物理性胸部拍痰等;若屬於高危險族群幼童,依據臨床試驗結果,使用palivizumab(西那吉斯凍晶注射劑)可減少因RSV感染而住院的比率、縮短住院期間,或減輕感染後的嚴重性及併發症。

99年12月1日起,palivizumab健保開始給付於早產兒,而今年7月1日起,擴大給付於「重大血流動力學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孩童身上。符合給付條件者,可接受6次注射藥劑,以每位病童6次注射平均需13瓶藥劑,每瓶健保給付1萬6771元來算,預估可為每位受治病童,減輕約22萬元的藥費負擔。

經統計,Palivizumab開放給付後,每年約有600名新生兒受惠,一年藥費約1億元;健保擴大給付,預估每年將增加400餘名病童受惠,健保支付藥費增加約8800萬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94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核磁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9歲的張小姐是一位動物保育照護員,因長期配戴乳膠手套及雙手反覆清洗與消毒,而長出如小水泡的疹子且搔癢難耐,搔抓破裂後會消失,但皮膚會變乾、脫皮,經過皮膚科醫師診斷為汗皰疹。塗抹類固醇藥膏症狀會緩解,但兩個月來還是反覆發作,因而求診中醫,經治療三個月,脫皮、癢的症狀已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手爸媽總是會替小寶貝們拍照記錄日常,但一對父母替6月大男嬰拍照時發現,其頭部經常向左稍微傾斜,起初以為只是慣性動作,直到狀況越來越明顯且臉型左右不對稱,赴醫檢查後確診為「先天肌肉性斜頸」。嬰兒斜頸症狀  多是原發疾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欣頤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外交部前部長歐鴻鍊、棒球教練王光輝、作家金庸、藝人安鈞璨等不少名人逝世原因皆是因為「肝臟病變」!事實上,若肝臟長期發炎且置之不理,就可能落入肝病變3部曲,患有肝炎的病患很容易惡化為肝硬化,再嚴重一點則可能發展成肝癌。而肝癌,早已是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長年排名前3的元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