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還在掉髮嗎? 及早求助專業團隊不需植髮

還在掉髮嗎? 及早求助專業團隊不需植髮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近年來生活環境的改變和工作壓力增加,禿髮、掉髮的民眾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大部分的人認為,髮量減少感覺較老,所以生髮求診的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陳拓綱醫師表示,一般壓力性掉髮的民眾,從基本生活調理改善,即可恢復健康頭髮生長的週期,若無法分辨自己的狀況,須及早請專業生髮醫師診斷建議。生髮治療最重要的觀念就是愈早治療效果愈好!一般毛囊未死亡前即採取治療,可以獲得明顯改善,若是拖到毛囊死亡才治療,則僅能接受植髮才有效。

不是只有植髮一途 新式複合治療效果好

    陳拓綱醫師表示,多數人對植髮手術還是感到有壓力。所以,生髮領域的專業醫師,,近年來也積極研究植髮以外的治療方法。目前新的複合式治療法需6個月的時間,因為頭髮完整生長需要6個月,故生髮療程皆是以6個月為週期。速成的生髮療程反而揠苗助長,容易使後來頭髮死亡,只要配合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絕大多數患者都可獲得良好的改善。

還在掉髮嗎? 及早求助專業團隊不需植髮

男性常見掉髮原因

1.雄性禿:最常見原因,發生機率90%以上,好發於男性、女性超過50歲。

2.休止期禿髮(廣泛性稀疏):貧血、甲狀腺疾病、內分泌失調、外科手術、快速減重、壓力等因素造成。

3.圓禿(邊界明顯之掉髮):俗稱鬼剃頭。常發生於頭皮,但其餘部位的體毛也可能發生。通常為自體免疫現象,或與精神壓力等有關。

4.瘢痕性禿髮(合併頭皮發炎):可能因遺傳、自體免疫疾病、皮膚發炎性疾病、長期拔毛癖、傷害(如不當染燙髮等)而產生,毛囊受傷萎縮形成瘢痕,此為永久破壞,致局部永久性長不出頭髮來。

女性常見掉髮原因

1.頭髮生長週期受影響:常見的原因包括懷孕、缺鐵性貧血、甲狀腺疾病、急速減肥、發高燒、嚴重慢性疾病、營養不良、服用藥物等。

2.髪幹受到損傷:常見原因為:過度頻繁的染燙、不良化學藥劑的使用、綁頭髮時過度拉扯、高熱、拔毛癖、安全帽或帽子的過度摩擦等。

3.女性禿髮(女性雄性禿):最常見的女性禿髮因素,與男性「雄性禿」相同,因女性一樣會分泌睪固酮(testosterone),毛髮亦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但與男性較為不同的是,多數女性雄性禿發生於更年期前後 (或更晚),且可能不具有明顯的遺傳性、沒有顯著掉髮型態。通常女性雄性禿會保留其前額髮線,頭頂則整體稀疏變薄。

還在掉髮嗎? 及早求助專業團隊不需植髮

基本生活調理可改善掉髮

1. 洗髮用溫水,並用指腹抓搔,因為太燙或用指甲抓搔,都會刺激頭皮過度代謝;吹頭髮時也不能太燙,與吹風機要有適當距離,用風量帶動吹乾。

2. 生髮液要等頭髮都乾了才能使用。

3. 少抽菸、睡眠充足、避免油炸或過度刺激的食物。

4. 建議每週2~3次適當運動(慢跑、快走),每次30分鐘,以促進血液循環。

若視情況嚴重,一定要尋求專科醫生診斷,以複合生髮療程,針對掉髮原因給予個別化處方,以免於患者走向最終只剩植髮一途,傷身也傷荷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1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嗨!大家今天過得好嗎?歡迎回到理科太太」這句在影片裡,大家耳熟能熟開場白,恐怕會消失了。時常用深入淺出方式分析科普知識,加上經典面癱表情的Youtuber理科太太,在網紅刮起一陣旋風;但她日前在臉書發文說明,由於她的老公John憂鬱症發作,自已也因照顧壓力過大,引起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30歲的小珍情緒低落加上失眠已持續近1個月,過去喜歡四處爬山看海的她,現在都提不起勁,偶爾會出現想不開的念頭,每一天睜開眼,她對這個世界一點期待也沒有。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提醒,憂鬱症的九大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失去興趣、體重減輕或增加、失眠或睡眠過度、精神激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睡覺會打鼾嗎?打鼾可能是一種病!許多人都會打鼾,卻不知道打鼾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最明顯的症狀之一,代表呼吸道堵塞,在腦部長期缺氧下,除了影響睡眠、隔日精神,甚至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為提升民眾認知,北市聯醫將舉辦名醫座談,邀請四位睡眠呼吸中止症權威醫師解說打鼾風險。睡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貝貝(化名)在大學期間突然發現自己左側的身體很麻,右腳無力,連走路和爬樓梯都不穩,四處求醫之後才發現自己罹患多發性硬化症。貝貝開始打針治療之後心情低落,副作用又讓她疲倦發燒,幸好醫師耐心地了解貝貝的狀況,討論她的需求,建議改用一線口服藥,貝貝在穩定控制病情後,與另一半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