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醫學生要從醫? 北醫校友走不一樣的路

醫學生要從醫? 北醫校友走不一樣的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醫學生就應披上白袍成為醫師?台北醫學大學出版新書,紀錄12位校友的不同人生,包括金曲獎創作歌手蕭賀碩、法鼓文理學院校長釋惠敏、美國疾病管制局資深聯邦醫官謝文儒,以及員林皓生醫院院長蔡宗冀等人。

蕭賀碩說,自北醫醫檢系畢業,順利考取醫檢師執照,曾到北醫附設醫院工作,之後選擇去唱片公司當助理,放棄穩定的工作,只為投入音樂創作。一路走來,在她最落魄的時候,口袋僅剩下100元,仍抱持著「要做就要做對」的態度,最後抱回金曲獎最佳新人獎、最佳作曲人獎,持續用音樂關懷社會議題。

畢業於北醫大藥學系的釋惠敏說,在選擇出家的時刻,雖曾內心掙扎、家人阻攔,但仍下定決心,醫學背景讓他擁有紮實的科學知識,結合豐厚人文素養,更揉合不同領域的智慧,以創意推動佛學文化,在大學與人文教育上,能貢獻一己之力。

蔡宗冀是員林皓生醫院院長,他選擇婦產科為終生職志,與太太爭取日本三麗鷗空間授權,成為全球唯一的Hello Kitty婦幼醫院,提供孕婦及小朋友最舒適的醫療環境。他認為,北醫大的人文教育,讓他更重視病人的心理感受。

北醫大學校長閻雲認為,這些校友的行動力,證實了實踐夢想不難,只要去做,就有成功的機會,呼籲同學相信自己,就會有美好的奇蹟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277

相關推薦

與我們所認為的恰恰相反,魚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保持河水、湖水和海洋清潔的。作為食腐動物,魚在食物鏈中佔有很高的位置,它們可以將水中的任何東西都處理掉——因此,它們會受到很嚴重的污染。   1、美國南加州近海水研究計畫的負責人指出:吃魚的人血液中的DDT含量比不經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36歲的林先生,6年前突然劇烈腹痛,由家人緊急送醫,當時誤以為是胃痛,在醫院待了一晚,拿了胃藥後就回家。沒想到回家當天再次劇烈腹痛,詳細檢查後才發現,原來他有肝腫瘤,且已經破裂,才會造成他疼痛難耐,由醫師緊急手術切除,確診為肝癌。林先生事後回想,他16年前就在一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今年52歲的趙先生,外表看來健康又開朗,完全看不出來1年多前因中風住院,還曾被醫師宣判半身不遂。經過團體復健,現在可自行外出、開車。在復健班的同學們還尊稱熱心助人的他為「班長」;而65歲郭女士,中風已超過6年了,起初因中風在加護病房、普通病房來回穿梭長達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季節交替總是感冒?秋天報到,天氣變冷讓人懶洋洋、想睡覺,甚至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中醫師吳建東分享一款秋季養生茶,可潤肺、提升免疫力,當作日常茶水飲用,能預防感冒上身。 開業中醫師吳建東表示,秋天是季節由涼轉冷之際,天氣處於變化狀態,不但溫度時冷時熱,空氣也變得乾燥,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