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患者自理生活 團體復健是功臣

中風患者自理生活 團體復健是功臣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今年52歲的趙先生,外表看來健康又開朗,完全看不出來1年多前因中風住院,還曾被醫師宣判半身不遂。經過團體復健,現在可自行外出、開車。在復健班的同學們還尊稱熱心助人的他為「班長」;而65歲郭女士,中風已超過6年了,起初因中風在加護病房、普通病房來回穿梭長達3個月,經過復建,原本下半生需要以輪椅代步,但堅定的郭女士努力復健,現在也可自己獨自搭乘捷運外出。
收治病例的亞東醫院針對重症病人創立「團體治療」和「花園復健」,復健科邱正民主任表示,一旦病患的生命跡象穩定,就是最佳的復健時期,而醫師也會鼓勵病患把握3-6個月復健黃金期,讓肌肉逐漸產生張力,且可主動收縮,重點在於維持關節的柔軟度與肌力。
團體復健係針對中風、癌症和做完大手術等重症病人,結合空中花園發展出「團體復健」讓需要坐輪椅、拿拐杖的病人接受密集運動訓練,大約有7成的患者可獨立上下樓,5成可自行坐捷運,甚至有2成的民眾可以重返工作崗位。
民眾對於復健總有單調又無聊、整天面對機器運動的印象,而邱正民為了讓患者更加投入復建,建立SMART治療方式,如花園療育、分級活動、同儕支持、快樂復健等,利用這些核心概念,讓病患能夠接受復健,進而早日重返日常生活。
腦中風可分三階段復健:
一、 急性期復健:為了讓閉患早日離開臥床生活,因此,只要生命跡象穩定時就可由治療師到床邊幫助復健,適合的運動有翻身、轉位,同時要避免褥瘡、防跌倒、避免關節沾黏。
二、 中期復健(中風後七天內):為促進腦部神經細胞整合,恢復肌肉動作控制,且加強病人肢體協調與平衡感,進而讓病患能夠自理生活。醫師建議可幫助病患「從坐到站」,且可平衡站立、行走,但需留意,避免跌倒。
三、 後期復健(一個月內):若是可讓病患完全自理生活、重返工作,可矯正和訓練步態,同時應加強體力與肌力,但運動時如果產生不舒服情況,應盡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68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能讓尿酸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但若尿酸含量過多時,就會在尿液中結晶,形成結石,也就是尿路結石,堆積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嚴重時恐導致慢性腎臟病;基隆醫院腎臟科主任林吳烜表示,若飲食上未注意或缺乏運動時,就會促使血液尿酸過高,當身體無法及時排出,就會造成結石,堆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歲的黃姓老翁長期因為攝護腺肥大而困擾,已經服用藥物治療多年,雖然沒有什麼副作用,但因為還有其它慢性病的藥物要服用,所以想要手術處理以減輕服藥負擔。使用「攝護腺雷射」 不拿掉攝護腺黃姓老翁來到衛福部臺中醫院朱朗軒主任門診就醫,希望做一種最新的「達摩」手術。朱主任疑惑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熟女因瑜珈姿勢不當,導致下肢麻、無力,立即被送至急診。因患者出現急性下肢癱瘓的神經症狀變化,急診科醫師立即安排核磁共振影像檢查,發現自發性脊椎硬膜外出血,為自發性第10胸椎至第1腰椎脊椎硬膜外血腫塊,壓迫脊髓,診斷確認女子是脊椎硬膜外出血。多重慢性病患者 增加手術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電視廣告影響力大,增加孩童食用含糖食物機會!高糖易引起肥胖、糖尿病,增加13種癌症風險。據美國達特茅斯-希契科克醫療中心調查,發現廣告與早餐穀片的關係,比起沒觀看廣告的孩童,觀看的孩童多37%可能性選擇高糖穀片。詹妮弗·愛蒙德博士(Jennifer Emond)呼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