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時間「目不轉睛」,對眼睛危害極大! 古人教你護眼4妙招,不妨試一試!

長時間「目不轉睛」,對眼睛危害極大! 古人教你護眼4妙招,不妨試一試!

  常有朋友說“眼乾澀不舒,甚至乾燥、畏光、視物模糊”,這些症狀多由於用眼不當所致,但尚未達到有病理變化的程度,因此從改變用眼習慣入手,如注意勞逸結合,多運動鍛煉等,都有助於眼睛保健。

  目不轉睛害處多

  長時間“聚精會神、目不轉睛”對眼睛的危害是極大的。首先,神經高度緊張會使眼睛發脹,視神經功能慢性減退;再者,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促使軸性近視的發展;另外,就是眨眼動作的減少,使眼球缺乏潤滑和保護作用。據統計,人正常的眨眼數為每分鐘15次左右,在神情專注的時候,只有2~3次,這就使眼表面的淚液蒸發過多,而來不及得到及時的補充,久之則引起眼球表面的炎症。

  這樣的朋友早期檢查往往查不出什麼病,但長此以往,便可能失去健康的眼睛。對於青少年來說,長期近距離使用電腦等會引起調節痙攣而看不清遠處,繼而造成真性近視等。而對於45歲以上的人來說,因為眼睛的調節能力下降出現老花、近距離視物疲勞,並且不能持久,如果長期不改善會使疲勞症狀加重,還可能誘發青光眼、白內障等眼病。

  勞逸結合、球類運動可護眼

  要預防或消除這種情況,日常應注意對眼睛的呵護,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要定時休息。如每看書或使用電腦2小時要休息10~15分鐘,此時可遠眺窗外景觀,或轉動眼球、做眼保健操等,只要不集中在近距離用眼,都有休息效果。

  其次,注意滋潤眼睛,多眨眼。用電腦時,最好保持15至20度的下視角,這樣有助於減少眼球暴露的面積,以減少眼球表面水分蒸發。避免工作座位在空調出風口處,還可以在座位附近放置茶水,增加周圍濕度。

  經常鍛煉。建議進行球類活動,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高爾夫球等,當眼球追隨目標時,睫狀肌不斷地放鬆與收縮,以及眼外肌的協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進眼部新陳代謝,從而減輕眼疲勞。

  注意營養均衡,多吃堅果類食物。要多吃富含鈣、蛋白質的食物,避免偏食,控制甜食。因為代謝糖分時,須依靠維生素B1,糖分若攝取過多,將會造成維生素B1的不足,而容易罹患視神經炎。多吃堅果類食物,多咀嚼,能加強眼部肌肉活動,增進眼部血液迴圈,減輕眼疲勞。

  眼局部進行熱敷、藥熏、理療、針灸等。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一些潤滑眼球、緩解眼疲勞的眼藥水。中醫眼科認為,視物日久,導致疲勞過度,或腎陰不足,津液短少,肝血虛損,內有鬱熱。故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不同情況辨證論治,內服中成藥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養血安神片、逍遙丸等。

  定期體檢,發現眼病儘早治療。如有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要在醫生指導下戴鏡矯正。眼脹痛、流淚等症狀明顯時,應及時就診排除青光眼、角結膜炎等眼病。

  古人護眼有妙招

  古人總結一些養目護眼的方法也是很有效果的,不妨堅持一試。

  閉目放鬆法:靜心閉目片刻,以兩掌輕捂雙眼,兩肘支撐在桌子邊沿,全身肌肉儘量放鬆,30秒鐘後,睜眼閃眨多次。每日做3~5次。此法能改善視力,特別適用於經常閱讀和寫作的中老年人。

  入靜養目法:端坐,全身放鬆,眼微閉,雙手放在膝頭,靜想15分鐘,然後慢慢睜開眼睛,深吸三口氣,氣沉下丹田。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遠眺按摩法:每日晨起,在空氣新鮮處閉目,眼球從右到左,再從左到右各轉5次,然後突然睜眼,極目遠眺;平靜端立,用眼依次注視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復5次;用潔淨的兩手中指由鼻樑兩側內角鼻凹處開始,從上到下環形按摩眼眶,然後眨動20次。

  轉動眼球法:坐在床邊或椅上,雙目向左轉5圈,平視前方片刻,再向右轉5圈。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持之以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冬天天氣涼爽、紫外線又較低,雷射術後保養相對容易,不少愛美女性便會趁著此時進廠維修,其中最熱門的就是雷射美白或雷射除斑了!皮膚科醫師提醒,雖然冬天曬太陽的機率較低,但術後保養和防曬萬萬不可輕忽;而膚色較深、過敏性肌膚的人,也較不適合進行術後會結痂的雷射。開業皮膚科醫師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至10月新增愛滋感染者共341人,因不安全性行為感染共331人,占97.1%,其中20至29歲有159人,其次是30至39歲共105人,以青壯年為主,另外15至19歲的未成年也有7人,顯示愛滋感染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截至今年10月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負責電腦文書的女性,休息時也常常在玩智慧型手機,直到看到和友人聚會照片時,發現自己竟出現頸部前傾的現象;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蔡明倫指出,其實這就是典型低頭族的現象,因長期姿勢不良,促使頸椎前傾,嚴重可能會造成肩頸痠痛等症狀。通常使用3C產品時,若姿勢不正,背部就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短短的一首歌,不但能幫助緩和情緒,也能達到治療效果!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音樂治療師李蕙如指出,安寧病房除了要照護患者的生理病痛外,最重要的還能照護患者的心理病痛,透過音樂治療,就能有助於舒緩患者和家屬的心理,畫下完美休止符。臨床上,1名40歲罹患大腸癌末期婦女,體力雖較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