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節炎不愛動? 運動有助關節保健

關節炎不愛動? 運動有助關節保健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等,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見的症狀,多數患者不敢運動,深怕一動就使疼痛更劇烈;醫師指出,其實適度的運動可以避免關節攣縮,並維護關節的活動性,也可增強肌肉力量,減輕患者處於肌肉萎縮、關節疼痛的惡性循環。

台北榮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張德明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會攻擊患者的手部、腕部、肘部、腳掌、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輕者出現關節疼痛、僵硬等症狀,重則關節腫脹、變形,甚至攻擊身體各組織及器官,如肌肉、血管、神經等。

張德明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原則是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為主,嚴重者可申請生物製劑,幫助控制病情,另外,也可透過運動復健,如伸展運動、肌力強化運動及有氧運動,減輕患者處於肌肉萎縮、關節疼痛的惡性循環,但運動要以不引起過度疼痛為原則,且急性發炎腫脹期也不適合。

「游泳是最適合的運動,」張德明強調,水的浮力不僅不會加重關節的負擔,也可以讓全身關節、肌肉充分活動,是最適合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運動;若不能游泳則可選擇,如仰臥起坐、健行、騎自行車等肌力強化及有氧運動,可保護關節、減輕關節承受的力量,還能預防骨質疏鬆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2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早餐店老闆娘,近期時常忘東忘西,客人剛點過的早餐馬上就忘記,還常常重複點餐,讓客人感到困感。此外,收攤後老闆娘也開始疑神疑鬼,老覺得有人要偷她東西、陷害她,脾氣變得相當易怒;最後經醫生診斷,判斷她已經有失智症的徵兆。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指出,要預防老年失智症,平時可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從第一次見面我就很喜歡您了~」15歲的先天性脊柱裂患者鄭亦真,對她的主治醫師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郭漢崇,道出真摯的感謝。對她來說,從小就深受如廁不便的困擾,必須依賴人工膀胱造口、自我導尿,甚至必須忍受頻繁的泌尿道發炎感染和腎臟問題。直到國二那年,遇到郭漢崇醫師,為她...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宥勝臉書) 常有人問宥勝,為何臉書都沒看到妻子的照片? 宥勝這樣回答… 「蕾蕾從來沒有離開過她的媽媽。 每一張照片、每一步足跡,蕾蕾的馬麻都在身邊:台東、關島、山上、海邊。因為就算我再會照顧嬰兒、再有無盡父愛,沒有媽媽,蕾蕾的幸福就是少了一半。 那有人問,為什麼媽媽都沒有...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歐陽靖臉書及youtube) 女藝人歐陽靖正義發聲,要大家矛頭對準正確的地方, 而不是一昧責怪家屬的行為,全文如下: 「【對於八仙塵爆事件的個人立場‧文長慎入】 今天下午,我去加護病房探視一位八仙塵爆傷患,這位傷患是一個大三女生,以前是田徑隊短跑選手,參加過大專盃運動會,她100公尺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