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關鍵高脂飲食 救心!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許多人都知道,長時間吃高脂食物會增加心臟病、中風風險。不過高脂食物也並非一無是處。美國最新動物實驗發現,心臟病發作前短時間採用高脂飲食,可以減輕心臟受損情況達五成之多。

美國芝加哥羅耀拉大學史崔奇醫學院凱斯‧瓊斯博士研究團隊近日在「美國生理學-心臟與循環系統生理學期刊」發表上述研究成果。

瓊斯博士表示,研究顯示,短時間攝取脂肪可以保護心臟、減輕心臟病傷害,這或許可以幫助發展更好心臟病治療策略。

不過瓊斯博士也提醒,這項研究並不是鼓勵民眾吃一大堆起司漢堡、冰淇淋等高脂食物,長時間吃高脂食物,還是會傷害心臟健康。

關鍵高脂飲食 救心!

圖:資料圖庫

研究結果或可解釋「肥胖矛盾」現象,所謂肥胖矛盾現象是指肥胖為心臟病主要風險,不過醫界發現,一旦心臟病發作或出現心臟衰竭,稍微胖一點的人反而活得比較久。

實驗當中,部分老鼠在心臟病發作前採用高脂飲食,共有百分之六十的熱量來自動物性脂肪。老鼠吃高脂食物時間分別為一天、一星期或兩星期。結果發現, 這些老鼠心臟病發作後,心臟受損情況比控制組老鼠減輕約一半。老鼠在心臟病發作前若吃一星期高脂食物,對心臟保護效果最佳。不過若持續吃高脂食物六星期, 高脂食物對心臟的保護效果就會消失。

瓊斯博士解釋,短時間採用高脂飲食可以保護心臟,主要原因來自身體「自體吞噬」機轉,這過程就好像垃圾車清垃圾一樣。

心臟病發作後,心臟細胞中的受損蛋白質會被當成垃圾,遭到清除,細胞存活機率就會大為增加。短時間高脂飲食會增加血液中的一種分子濃度,這樣就會讓更多「垃圾車」蓄勢待發,當心臟病發作時,細胞就更有抵抗力,更多心臟肌肉就得以存活,受損範圍便大幅縮減。

 


本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http://www.tssdnews.com.tw/?FID=10&CID=263207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6歲的吳瑋昕,年紀輕輕就罹患紅斑性狼瘡,生前臥病在床就常說:「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後悔」,也曾說:「寧願學生在我身上劃一刀,也不要在別人身上劃錯刀」。死後把自己的軀體捐做大體老師,她也是北醫大創校以來最年輕的大體老師。 看淡生死無恐懼 在哥哥吳偉帆眼中,吳瑋昕是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近年來,燒烤店非常多,很多人朋友相聚,就會一起去吃燒烤,但是吃多了燒烤,會使得身體過於燥熱,以致於容易出現中醫所謂的「上火」現象;中醫師建議,平常飲食最好是能多蔬果,或是也可飲用菊花茶來降火氣。 飲食不節+經常熬夜 傳統中醫認為,當人體陰陽失衡時,即會出現上火。台北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40歲女子,喜歡在家種植花草,日前整個肩膀、手臂冒出大量紅疹,搔癢難耐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為毛毛蟲皮膚炎,經過外用類固醇藥膏及口服抗組織胺治療後,症狀才獲得改善。 春夏時節 毛毛蟲皮膚炎好發 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春夏兩季毛毛蟲皮膚炎病患明顯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18歲女學生,因在校人際關係不佳,對上課讀書提不起勁,心情低落,頻頻請假不去上學,在家玩網路遊戲及上購物網站訂了許多物品,有些甚至都未拆封。父母無計可施,以付款作為換取她去上課的條件,但她反而變本加厲,於是父親帶她到精神科就醫,經診斷為憂鬱症,開始接受治療。 購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