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癌」發生 從生活習慣開始!

防「癌」發生 從生活習慣開始!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您知道嗎?在台灣,每1000人中就有3至4名為癌症患者。究竟,誘發癌症的因子為何?要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我們萬萬不可不知。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指出,菸、酒、不良飲食習慣,以及肥胖問題,和缺乏身體活動,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然而,這些危險因子造成的癌症,至少有1/3是可以預防發生。

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邱淑媞特別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力行防癌10件事,才能遠離癌症。

一、要避免抽菸、嚼檳榔以及飲酒過度。抽菸是導致肺癌的主因;檳榔會導致口腔癌;而酒精性飲料,因屬高熱量,過度的飲酒不僅造成身體負擔也將導致肥胖問題。

二、體重過重和肥胖容易罹患大腸、乳房、腎臟、胃以及其他部位的罹癌風險。根據統計,肥胖者罹患胃癌的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

三、為避免過重及肥胖,國人需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此舉可增強免疫力和消化系統,降低罹癌的風險。

四、除運動外,飲食習慣也很重要。多吃水果、蔬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以及低卡路里的食物。盡量少攝取油炸品、含糖飲料、肥肉等。

五、過多的鹽分也容易損傷到胃而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至於肉類,雖提供人體豐富的蛋白質,但尤其注意的是,應避免加工的肉品以及過多的紅肉,如;火腿、培根等。

六、在台灣,多數人有吃保健食品的習慣,沒有任何研究顯示服用保健食品可防癌,相對的,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在吃保健食品之前,還是先詢問過專業的醫師較為合宜。

七、對新生兒來說,母乳對6個月前的寶寶可避免其成年後過度肥胖的產生機率;對母親而言,哺乳亦可調整體內荷爾蒙,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

八、最重要的是,國人應使用具實証可預防癌症之疫苗並定期接受篩檢。

九、現今國民健康署補助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篩檢,讓國人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十、曾罹癌且治療的病人,更應做到良好生活習慣,加強防癌,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734

相關推薦

(本圖轉貼自donate blood) 人的血型源自遺傳,但你知道嗎?血型決定一個人的抗病能力以及營養需要,與免疫系統發生交互作用,進而影響人們患上常見疾病的概率。血型不同的人,健康狀況也不同,讓我們一起來「漲姿勢」,聊聊血型與健康那些事! 1 A型血人:提高免疫力 注意保暖   健康優...

閱讀詳情 »

醫師建議,最好別吃巧克力!真要給,就等三歲後!   Photo/blogimg.hani.co.kr 很多人會跟媽媽說,小朋友還小,不要讓他吃巧克力。但是到底幾歲能吃巧克力呢?又為什麼還小的小孩不能吃,有什麼醫學根據嗎? 一般來說,寶寶開始可以吃副食品時,都會先給單一食物,確定寶寶能吸收...

閱讀詳情 »

大家都知道,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殺手,但是我們平時注意一些生活習慣,也可以避免此病的發生。(Getty Images)  大家都知道,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一大殺手,但是我們平時注意一些生活習慣,也可以避免此病的發生。據署名為趙含章的一篇文章中介紹,廣西106歲的葛桓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