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範冠心病 低鈉少油多蔬果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70歲老太太身材微胖,有10年以上糖尿病合併高血壓,平時注射胰島素來控制,但血糖並不穩定,有時飆很高,偶爾會發生低血糖;近日常感胸悶、喘不過氣,急診就醫,接受心導管檢查,結果發現冠狀動脈竟然有7處狹窄。

開業醫診所醫師孫德金表示,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血液、氧氣、營養的血管,也就是心臟的動力來源,冠狀動脈會因體質、疾病、飲食習慣、生活型態,隨年齡而漸漸硬化狹窄,就好像廚房流理台的排水管,若常倒油湯下去,總有一天會塞住不通。

冠狀動脈狹窄的症狀輕則胸悶、喘不過氣、心絞痛,重則心肌梗塞,甚至危及生命,一旦發生,除採取藥物治療,嚴重者還要加上通血管或外科繞道手術治療。

孫德金建議,防範冠心病發生,除了性別、年齡、遺傳體質等無法改變的事實外,戒菸、減重、體能活動、健康飲食型態,如低鈉、少油、豐富蔬菜水果、全穀類及深海魚,以及控制膽固醇、血壓、血糖等;這些在冠心病早期,甚至青少年時期就要注意,否則冠狀動脈硬化可能此時就已經開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60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女性都有穿高跟鞋扭傷腳踝的經驗,有人會立即去就醫,但是不少人會不以為意;然而,受過傷的腳踝若是沒有立即治療,時間久了,腳踝卻很可能出現腫脹,而且會壓迫到神經,甚至可能會引起腳趾發麻。除了西醫治療之外,中醫也可經由外敷藥、內用藥與針灸治療,讓陳年舊傷得以復原。 急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復健枯燥乏味,讓你沒動力嗎?北榮研發「智慧醫療復健系統」,結合虛擬實境遊戲,病患正確完成指定動作,才能闖關成功。根據人體臨床試驗發現,五十肩患者每周2次、每次40分鐘,連續4周復健治療,肩關節活動力獲得大幅改善。 智慧醫療復健系統 讓復健變有趣 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60歲的婦人,被診斷為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時,經過傳統口服抗荷爾蒙藥物加上化學藥物治療,副作用的影響,讓婦人十分抗拒化療,甚至曾經一領到化療藥物時就開始噁心作嘔,身心壓力相當大!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回憶道,這位病人於癌細胞再次復發轉移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人工淚液 不會越點越乾 許多民眾對使用人工淚液抱持著迷思,「聽說人工淚液不能常點,會越點越乾?」乾眼症患者一旦誤信迷思,不願意或未積極使用人工淚液,反延誤治療,導致眼睛慢性發炎,若長時間持續讓眼睛處於乾澀的狀況下,將使正常淚液分泌細胞逐漸壞死、減少,更加重乾眼症的情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