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運動飲食護肝臟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運動飲食護肝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喝酒並非造成肝病的主要原因,你知道嗎?不喝酒,也會造成肝病變,稱之為非酒精性肝病(NAFLD)。17歲男性,BMI35,血糖109,三酸甘油脂205,膽固醇242,低密度膽固醇170,胰島素42,胰島素耐性11.3,SGOT78,SGPT109,腹部超音波顯示重度脂肪肝;45歲男性,BMI45,生化檢查正常,腹部超音波顯示輕度脂肪肝。兩位患者均無飲酒習慣,無B、C肝炎帶原,也沒有藥物濫用,但都罹患了非酒精性肝病。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脂肪肝就是肝臟比較「油」,大量的脂質蓄積於肝細胞。在正常情況下,脂肪佔整肝臟重量的5%左右,當脂肪囤積超過肝重量的5%時(或>30%的肝細胞堆積脂肪),即稱為脂肪肝。超過10%至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0%至50%為重度脂肪肝。

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已躍升為西方國家肝病的首要原因,主要是指喝酒不多,但是肝臟發生類似或很像酒精引起的肝傷害一樣的病變。王志堂提到,大約有10%的脂肪肝,可能進展為脂性肝炎,其中的1/3可能惡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研究指出約1%至2%的肝癌與脂性肝炎有關。

關於非酒精性肝病及脂性肝炎的真正病因仍未清楚,可能與肥胖、代謝症候群及胰島素耐性、基因有密切關係。誘發的高危險因素有肥胖、第二型糖尿病、血脂異常、代謝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甲狀腺功能低下、阻塞性呼吸中止、腦下垂體功能低下、性功能低下者。

王志堂指出,非酒精性肝病目前仍未有效的治療藥物,唯一肯定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運動、飲食控制、減重及治療相關的代謝異常。每週運動至少3次,每次消耗400卡以上,減重每週0.5公斤,減重目標5%至10%,並搭配均衡營養素攝取,五穀雜糧、蛋白質、奶類、脂肪都不可少,只是不要過量,約減少25%卡路里,增加蔬果量,三餐都吃,避免速食和飲料,也就是減少反式脂肪及玉米果糖的攝取。

脂肪肝是可逆性,尤其是輕度脂肪肝,如果持續飲食調節,配合適當的運動,脂肪肝會改善、肝功可以恢復正常。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關致病因,阻止脂肪肝繼續惡化是相當重要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16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牛津AZ疫苗3月22日開打,昨(26)日共有2,136人次接種,累積施打9,232人次,但昨日新增13例不良反應通報,當中4件屬於嚴重不良反應,目前台灣總共有27件不良反應通報,其中5件嚴重不良反應,指揮中心強調比韓國低。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昨日新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不行!不可以!你與孩子相處是不是常掛在嘴邊?假期出門遊玩,總是會看到母親一直追著孩子,不斷糾正孩子的行為,但孩子非但不聽甚至挑釁般的變本加厲,母親則更加氣急敗壞,最後以出手教訓和孩子大哭收場。管教並非不可以 讓孩子意識自己行為是關鍵衛福部新營醫院復健科黃俊誠職能治療師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人曾經嘗試靠自己的意志力戒菸,但其實沒有想像的簡單!尤其是菸癮來的時候,常會造成情緒起伏、坐立難安、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狀況,這時候就是所謂的「戒斷症狀」,是大部分戒菸失敗的主因。而戒菸藥物最主要就是協助這一個時期以度過菸癮,藉此改掉抽菸的習慣。戒菸門診 依個別情況對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喚起國人對口腔健康重視,配合3月20日「世界口腔健康日」理念,衛生福利部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攜手合作,自110年3月22日(一)至4月12日(一),凡是懷孕婦女及15歲以下嬰幼兒與青少年於活動期間持健保卡至貼有「孕婦嬰幼兒愛心親善牙醫院所」貼紙之牙醫診所/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