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顆粒便便拉肚子 竟是便秘引起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常有人認為超過3天沒排便才算便秘,其實便祕有許多隱藏版形式!小兒科醫師表示,孩子平時有排便習慣,但大出來總是一顆顆小羊便便或拉稀,家長可別視而不見;如果長期便秘不治療,讓腸道感覺神經遲鈍、蠕動功能變差,等到突然腹痛,也難分辨是單純便秘或有其他潛藏疾病。

一名5歲小妹在2個月前,媽媽發覺她的肚子愈來愈脹,且常打嗝、食慾變差,就醫前3天,常常肚子一用力或一不小心,就會解出水狀的糞便;求診後發現,小妹近2個月有便秘情形,水便其實是嚴重便秘造成的滲便,幸好在控制好便祕後,水便情形迎刃而解。

開業醫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指出,近期就收治過幾名嬰、幼兒,不是拉水便,就是肛門附近皮膚出現痔瘡症狀,其實都是長期便秘引起。他說,一般人認為超過3天沒排便才算便秘,但其實這些小朋友每天都有上大號,但便便形式異常,因此要從糞便的形狀、軟硬度,及是否有長期便秘造成的併發症,才能揪出便秘問題。

葉勝雄舉例,正常的便便呈長條狀,容易排出;一些便秘的小朋友雖然每天排便,但一顆一顆硬硬小小,猶如小羊便便,這些其實是很多天前就形成的糞便,因為一直堵塞在腸道裡,水分被腸道吸收後越來越少,就變成又乾又硬的顆粒狀;如果這些小羊便便組合成又大又粗的硬便,一次大出來恐造成肛裂傷口。

另外,當硬便塞住大腸,只剩下水便可以從縫細中滲出,因為外觀有如腹瀉,常被誤認是拉肚子,若服用止瀉藥,會讓便秘更加嚴重。

葉勝雄提醒,除了上述異常形狀,家長可觀察孩子便便時是否會哭或肚子痛,有無腹脹、活動力變差、食慾減低等現象;有時家長以為小朋友用力是因為便便解不出,但其實是因為肛裂疼痛想用力想憋住,反而加重便祕情形。

長期便秘會使腸道感覺神經遲鈍、蠕動功能變差,等到發生急性腹痛,反而難分辨是單純便秘或其他疾病引起。葉勝雄建議家長,孩子若出現便秘症狀,就應儘早就醫控制,不要擅自用藥,以免治療方向錯誤,造成反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87

相關推薦

整理編輯/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別生氣,少動肝火,這樣對身體不好喔!」肝臟是幫助人體代謝的重要器官,想要守住其正常機能,除了良好的作息與生活習慣、飲食之外,似乎與本身脾氣好不好也有關係?而中醫常常講的「大動肝火恐傷身」,真有它的道理嗎?   保持身心舒暢 中國醫藥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血壓會引起心血管疾病,而且高血壓有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很多人會因為遺傳而有原發性高血壓,以致對於高血壓的防治要特別注意。不過,也有不少人會出現白袍高血壓,就是在家裡量血壓都正常,只要到醫院去量血壓,就會血壓飆高;醫師提醒,為避免出現白袍高血壓,最好是到醫院後,先休息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心臟外科手術的難度與風險極高,醫師亦無法百分百預知最後的結果,但透過風險分析與術前的防範,現在將可望改善手術結果並提高術後的存活率。新藥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患者帶來新曙光根據美國新聞媒體路透社Reuters及Business wire報導,Tenax製藥公司在與美國FDA...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南投一位肺癌的患者日前突然出現血壓驟降、呼吸急促、疲憊倦怠等不適症狀,心臟超音波檢查時,發現患者有大量心包膜積液,且已經出現包膜填塞壓迫現象,實行心包膜穿刺術(pericardiocentesis) 並引流心包膜液體後,患者血壓、心跳狀態漸漸恢復正常。心包膜液主要作用為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