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吞不進吐出來 食道弛緩不能症作祟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9歲女性,13年來都有吞嚥困難的問題,吃東西、喝水時,喉嚨都有卡卡的感覺,有時食物會吞不進去而吐出來,甚至噴出來,導致她不敢與朋友外出吃飯,也曾2個月連房門都不出,嚴重影響社交活動,讓她困擾不已,雖然就醫多次,最後才發現為食道弛緩不能症。

收治病患的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章銘指出,該患者經檢查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建議立即接受治療,但進一步了解發現,原來患者年輕時體重達98公斤,而進行胃食道減重手術,造成嚴重的組織沾黏現象,若接受傳統胸腔及腹腔手術,恐併發胃穿孔、肺炎風險,甚至需要再次接受手術。

經過醫療團隊討論,決定透過「經口內視鏡進行食道肌肉切開手術」(POEM)治療病患。李章銘指出,手術利用內視鏡操作,在食道黏膜下進行環狀肌肉切開,可避開嚴重沾黏、狹窄的部位,且完全沒有傷口,患者在術後第3天即可吃流質食物,第5天出院已完全恢復正常。

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賴鴻緒提到,2年前院內開始執行POEM,用於治療食道弛緩不能症,到目前為止,累積的臨床經驗顯示,此方法可望取代傳統手術治療食道弛緩不能症,而對其他食道的良性腫瘤,也能同樣提供有效的治療途徑。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713

相關推薦

中醫說:「肝開竅於眼」,又云:「久視傷肝血」,也就是說眼睛的好壞取決於肝臟的功能。現代人常常用電腦或手機過度,不知不覺中已損傷肝血。肝血損傷時,可能出現體熱、半夜盜汗、眼睛乾澀、見風流淚、視力減退、眼睛容易疲勞,甚至視力模糊、易怒、情緒波動、失眠等症狀。中醫認為肝血虛之後,心臟的血也就不夠,會造成失...

閱讀詳情 »

多吃蛋白質食品讓你每天多消耗200: 根據調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提高新陳代謝率,讓我們每天可以多消耗150-200卡路里。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氨基酸很難在人體內消化分解,因此,你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消化吸收它。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當然,這並不意味...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  pharmacodia 一位51歲的婦人,是四期結腸癌患者。其丈夫說:「若是3年前聽醫生的意見做個腸鏡,就不至於今天這樣。」3年前她曾經有過一次便血的經驗,當時醫生就建議婦人做個腸鏡,她因為要照顧腦梗後遺症的哥哥和卵巢癌的母親,也覺得自己不會得癌症,就拖著沒去做,3年來偶爾...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 Remedy Daily    炎炎夏日,除了飲料可以解渴之外,你知道還有一種水果除了清涼解渴之外對身體也是有很多好處的嗎?那就是萊姆!快來看看它有哪些驚人的好處吧!   降低罹癌風險 已經有研究證實萊姆裡面的含的抗氧化劑可以有效抑制身體裡的癌細胞,因此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