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物發出的癌變信號,80%的人都沒收到!

 

你知道嗎?不僅人可能得癌,食物體內也可能產生「癌細胞」。這樣的食物不但會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人吃後還會增加患癌風險。


下面帶大家學會識別食物發出的「癌變」信號。

發黃發褐

食物發出的癌變信號,80 的人都沒收到!
發黃發褐食物(網絡圖片)


常見食物:紅燒肉、烙餅等

解讀: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經過120℃以上高溫烹製後,顏色會發黃發褐,同時釋放出誘人的香氣,這個反應叫美拉德反應。比如紅燒肉、烤鴨、烤麵包、烙餅、油炸食物……各種烹調後顏色變深發褐的處理,幾乎都促進美拉德反應。國際公認的致癌物丙烯醯胺是這個反應的一個產物,一般來說,食物加熱後顏色越深重,香味越濃郁,丙烯醯胺含量也會越高。因此,饅頭片、麵包片不要烤到太黃的程度,儘量少吃烤制、煎炸、膨化的薯類製品,如炸薯片等。

有哈喇味

食物發出的癌變信號,80 的人都沒收到!
有哈喇味食物(網絡圖片)


常見食物:食用油、堅果等

解讀:在紫外線、氧氣和水分的影響下,食用油、堅果等食物中的脂肪會發生氧化,生成小分子的醛類、酮類等威脅身體健康的物質,同時產生一股又苦又麻、刺鼻難聞的味道,俗稱「哈喇味」。吃了有哈喇味的食品,可能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長期食用還可能誘發癌症。容易發生此類變質的食物還有點心、油炸食品等。油炸食品和含油多的食品最好密封低溫保存,並且避免存放時間過長。食用油應該裝進密閉的容器中,放在避光、陰涼的地方,並且新油和舊油儘量不要混在一起,因為油脂的氧化會「傳染」。

有氨水味

食物發出的癌變信號,80 的人都沒收到!
有氨水味食物(網絡圖片)


常見食物:醃肉、海米等

解讀:沒幹透的蝦皮、海米,因為蛋白質含量高,特別容易滋生細菌。在儲存過程中,蛋白質經過微生物的作用,先變成肽和氨基酸,再分解成低級胺和氨氣,導致食物有氨水味。低級胺不僅有一定毒性,還非常容易和水產品中少量的亞硝酸鹽結合,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這類物質是促進食管癌和胃癌發病的重要化學因素。容易發生此類變質的食物還有醃魚、醃肉、魷魚絲、乾貝、魚幹等。蝦皮、海米等食物出現異味要堅決扔掉,即便水洗後,也不能放心吃。這類食物應該密封後放入冰箱,並且不要久存。

變焦

食物發出的癌變信號,80 的人都沒收到!
變焦食物(網絡圖片)


常見食物:炸魚、燒烤等

解讀:魚、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加熱超過200℃後會產生致癌物———雜環胺。雜環胺化合物具有較強的致癌性和致基因突變作用。一般來說,加熱溫度越高、時間越長、食物水分含量越少,產生的雜環胺越多。特別是變焦的魚、肉類食品,不僅含有大量雜環胺,同時還有苯並芘、丙烯醯胺等其他致癌物。在外就餐,少吃燒烤、炸魚等食物。家庭中儘量避免油炸和熏烤等烹調方式,用炒菜、烤箱烤制和水煎來替代。如果一定要吃熏烤和油炸食品,應該搭配綠葉菜和豆類、粗糧一起吃。

發黴發苦

食物發出的癌變信號,80 的人都沒收到!
發黴發苦食物(網絡圖片)


常見食物:花生、瓜子等

解讀:受黴菌污染的食物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常會發黴變質,產生毒素,比如黃麴黴毒素,它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在自然界所有物質中毒性名列第一。黃麴黴菌最喜歡在果仁和含油的種子內生長,尤其在花生等堅果中多見。此外,容易發黴的食物還有玉米、大米、大麥、小麥等糧食。當發現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輕微變黃甚至發黑、味苦,皺皮變色,穀物表面上長有黃綠色黴菌或破損、皺縮、變色時,應該丟棄。存放堅果和糧食一定要保持通風,以防黴菌生長。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被大陸網友稱為「成都最帥交警」中國帥哥秦雲龍,微博帳號是「秦思瀚」,22歲的他是四川南充人,2014 年 7 月秦雲龍被診斷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就是俗稱的血癌,因為他帥氣的外表,消息在網上傳開後,秦雲龍便引起大陸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在這一段奮力與病魔對抗後,上周六(3/7)他因為不敵病魔而離開人...

閱讀詳情 »

咽喉又乾又痛所帶來的不適讓人無法忽視。要想快速緩解咽喉炎,試試以下的藥方和食譜吧。 基本方法 食用一兩勺生蜂蜜。蜂蜜已經被證實有抗菌的特性,可以用來治療傷口。[1] 蜂蜜也被證實能起到鎮咳劑的效果。[2] 若不直接吞食蜂蜜,你也可以把它加到茶裡面。但是因為你的咽喉同蜂蜜的直接接觸少了,效...

閱讀詳情 »

看懂食品營養成分標示,當孩子的營養師 在選擇加工食品時除必須知道營養成分標示之外,加工食品包裝上還有標示成分,以選擇不超過使用五種原料的加工食品比較好。而購買加工食品之前判讀營養標示,是每個人對自己的健康應該做的功課。   某日,我和一位正在減肥的朋友聊天,他信誓旦旦地說:「我現在喝的牛奶...

閱讀詳情 »

  約三分之一的懷孕女性在懷孕早期可能出現著床出血的跡象。受精卵沿著輸卵管進入子宮,並在那兒植入子宮內膜。著床時受精卵周圍形成的細胞組織,即滋胚層可能會破壞母親子宮裡的血管,造成子宮頸到陰道少量出血。學習如何正確辨認著床出血,這可能是一些女性懷孕的初期跡象。這裡指導你如何確定自己只是月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