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髖關節骨折術後勤復健 降低失能風險

髖關節骨折術後勤復健 降低失能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髖關節骨折常是高齡者失能的原因之一,手術後若沒有積極復健治療則無法復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去年試辦髖關節骨折病人術後復健治療,增加2周住院復健治療及6次居家復健治療,至今共治療226名病人、追蹤3個月,多數患者都能自理生活,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醫務長高木榮指出,髖關節骨折病人術後復健治療計畫,收案對象為髖關節骨折術後3個月內生命徵象穩定、不需密集醫療介入,同意加入計畫且經評估有復健潛能的患者,提供術後相關的復健活動,如肌力訓練、行走訓練、耐力訓練、上下肢功能訓練、自我訓練的衛教等。

此計畫迄今,已造福226名病人。高木榮表示,經過2周住院復健治療、6次居家復健治療,經追蹤3個月,評估226名參與的病人,多數重度功能障礙高齡者,降至中度或輕度,提升病人生活自理及活動能力,並可延緩或避免失能,且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更高達9成8。

高木榮強調,髖關節骨折病人術後復健治療,能有效增進患者進食、移位、如廁、平地走動、穿脫衣褲鞋襪等生活自理能力,並使疼痛得到減緩,以及改善髖關節功能包括支持、坐、角度等,都有大幅進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9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陳先生熱愛跑馬拉松,某次賽事因準備不足,中途跑姿走樣,但仍堅持完賽,導致隔天起床一踩地就感到足跟內側一陣刺痛,雖然緩步行走後逐漸舒緩,但久站工作後又即復發,就醫確診為足底筋膜炎,透過脊椎及疼痛治療中心中西醫合療,症狀大幅改善,又恢復日常訓練,期待疫情過後大展身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相信對裝有假牙的民眾來說,於治療過程「口中取模」階段沒齒難忘,牙醫師會使用口腔托盤及經調拌有如石膏泥狀印模材料,放入必須撐到無限大的口腔中進行印模,此階段往往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反嘔甚至嘴角受傷,但必須將口內齒狀準確的翻印到口外,才能鑄造出精準的假牙形狀,故民眾也不得不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痔瘡發作如廁苦! 醫:肛門壓力長時間上升導致每次如廁都煎熬,是許多痔瘡患者的心聲。其實痔瘡是身體的正常組織,能防止糞便失禁及滲漏,然而肛門壓力長時間上升,就可能導致痔瘡發炎膨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冠陵主治醫師指出,青年到中年族群當中的患者大部分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桂格營養完善計畫攜手社區大學與健檢中心,針對全台中高齡民眾進行營養認知與健康行為調查,發現中高齡者雖然健康意識高,但卻僅有不到五成民眾落實糖分飲食控制!糖分對健康影響甚大,不僅可能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歐瀚文醫師提醒,民眾在選擇餐點時應多留意食品成分,並建議參考營養餐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