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鼠標手,你傷不起!

鼠標手,你傷不起!

人手如何變成“鼠標手”

要想弄清楚鼠標手為什麼會發生,先要了解一下腕管的結構。腕管,顧名思義,是腕部的一個管道,它好比是穿行在我們手腕中的地鐵隧道,8塊腕骨組成了地基及鐵軌,由腕橫韌帶形成了地鐵頂篷,中間建有10條軌道— —包括9條肌腱以及1條正中神經。腕管的空間狹小,組織堅韌,管內壓力增加時很難釋放。我們知道,肌腱具有良好的“抗壓性”,而神經則最為容易受傷。

鼠標手,你傷不起!

正中神經儘管相對脆弱,卻擁有對感覺與運動的雙重支配功能。首先,它掌管著拇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一側的感覺,即我們常說的“三個半手指”;其次,它能支配大魚際肌(就是拇指下面連著的那一大團肌肉)的動作,從而幫助拇指靈活運動,還可與其他手指完美協作,完成較為複雜的動作。

鼠標手,你傷不起!

藍色的部分即“三個半手指”,正中神經支配的區域,神經受壓時會出現感覺障礙。

當腕管內壓力升高、正中神經受損時,最先出現的就是感覺功能障礙,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個半手指”出現麻木、疼痛、動作不靈活等症狀,有的人晚上睡覺時還會被麻醒、痛醒,偶爾前臂、肘部、肩部也會隱隱作痛;手腕脹痛、無力,重複向內彎手腕後疼痛加重,需要甩手才能緩解。如果此時仍然放任不管,那麼情況將會繼續加重,直至出現大魚際肌的感覺減退以及萎縮,手指力量減弱。

鼠標手,你傷不起!

誰容易得“鼠標手”

鼠標手,無外乎就是由於手腕關節長期密集、反復和過度活動,導致“地鐵頂篷”的逐漸增厚,“地鐵”內壓力增大,造成裡面的正中神經受壓,進而逐漸影響其功能。

鼠標手,你傷不起!

長期使用電腦人群,過多過密敲擊鍵盤和鼠標,還有頻繁使用智能手機的人,都很容易造成腕管內壓增高。

一些需要大量活動雙手的職業人群,如鋼琴師、教師、記者、編輯、設計者、礦工、裝配工、運動員(如羽毛球、籃球、電子競技)等,也是腕管綜合徵的易感人群。

家庭主婦由於家務繁重,而且女性腕管本身就比男性細窄,也非常容易患病。另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婦、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等也容易得腕管綜合徵。

鼠標手,你傷不起!

“鼠標手”,也不是沒有救

腕墊,用鼠標時使用腕墊,可以緩解腕部疲勞

首先,防患於未然,重在改變不良的工作方式。首先,應該採用符合人體工程力學的、接觸面積較為寬大的鼠標。

鼠標手,你傷不起!

此外,坐姿也很重要,一般說來,鼠標的高度應與上臂自然垂下時肘部高度一致,即前臂和肘部保持在水平位置,此時腕部最為舒適。還應該注意休息,每工作一個小時就放鬆一下手腕,可以反复做握拳、捏指、旋轉手腕的動作(但要小心,別對著BOSS做!)。

對於家庭主婦來說,也許最首要的是換一把較輕的菜刀(殺雞焉用宰牛刀啊),還有輕便的鍋和炒菜勺。

如果你非常非常不幸已經患了此病,就得上醫院進行手腕的局部治療了,還可能需要吃藥、理療、針灸等。如果經過簡單的治療後症狀仍然反复,或者已經出現肌肉萎縮者,就很可能要做手術了,傳統的方式就是切開腕橫韌帶或者正中神經神經外膜,減輕腕管內的壓力。雖然現在也有了較為先進的內鏡下手術,創面較小,但在並發症方面還沒有明確結論。

相關推薦

▲預防大腸癌上身,醫師建議運動、飲食、睡眠缺一不可。(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張華安、吳亞樺/專訪報導 在台灣,平均每一年新發現的大腸直腸癌個案人數多達1萬5千人,值得注意的是,腸癌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臨床觀察,有越來越多「不菸、不酒、沒壞習慣」...

閱讀詳情 »

▲各族群都應酌量食用粽子,以免造成不適。(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吃粽子本是樂事,但對身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而言,吃錯粽卻可能引來健康隱憂!營養師就一一點名,像是慢性腎臟病患者,要避免食用高磷的雜糧養生粽;至於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族群,則要注意油脂和鈉含量的攝取,...

閱讀詳情 »

▲年逾50歲,定期糞便潛血檢查絕對不能少。(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陳鈞凱、吳亞樺、張華安/專訪報導 台灣每年約有1萬5千人確診為大腸直腸癌,其中約有5%的個案全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被進一步篩檢出來的,且6成都屬於早期,篩檢無疑是保命的最大幫手,腸癌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

閱讀詳情 »

▲資深演員馬如龍驚傳病危消息。(照/翻攝自臉書馬如龍專屬粉絲網頁)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80歲的資深演員馬如龍爆出病危消息,儘管新光醫院以病人隱私為由不對外公開說明病情,但據院內人士透露,馬如龍是在數日前便住進新光醫院,因為腸穿孔、引發嚴重感染,目前確實裝上葉克膜在加護病房搶救中。 馬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