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個月連送3次急診! 她喘悶、血壓飆破200病因全在腎

▲罹患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人,較容易出現急性肺水腫,會透過腎臟血管攝影確診。(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斷出現喘、胸悶以及血壓飆高的狀況,一名高齡90歲的阿嬤,在短短一個月內連送3次急診,醫師診斷為腎動脈嚴重狹窄,導致「肺部鬧水災」喘不停,沒想到阿嬤竟認為只是比較喘而已,應該不要緊,直到日前再度因急性肺水腫送醫,血壓飆破200,更一度無法呼吸換氣,才願意接受置放支架,不敢再鐵齒。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黃國書表示,該名阿嬤一直有三高問題,日前診斷出雙側腎動脈嚴重狹窄,曾建議她接受心導管治療,但她總是以年事已高,抗拒侵入性治療,最後幾乎每周都因急性肺水腫發作被緊急送往急診室,家人無時無刻都提心吊膽。

上周阿嬤再度因急性肺水腫積水送醫,血壓飆破200毫米汞柱,幾乎喘不過氣來,甚至出現意識模糊的狀況,這才讓她決定接受手術,用支架將嚴重狹窄的血管撐開,手術後,血壓獲得控制。

黃國書指出,腎動脈狹窄通常是因腎動脈粥狀動脈硬化,或纖維肌肉發育不良造成,前者占腎動脈狹窄比例約9成,好發於年長、罹患三高、抽菸、有冠心病和腦中風病史的民眾;後者臨床較為少見,常見於15至50歲的女性。

阿嬤正是因為腎動脈狹窄嚴重,黃國書說,這才引起高血壓,即「腎血管性高血壓」,使體內液體過度累積,出現急性肺水腫。

黃國書提醒,罹患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人,較容易出現急性肺水腫,若遲遲不處理,恐會造成腎臟萎縮,故一旦確診為腎血管性高血壓,會建議患者及時接受氣球擴張術,或支架置放治療,才能使血壓獲得控制,降低日後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臟病等風險。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港媒亂報疑有武漢肺炎感染者入境台灣 疾管署嚴斥:是假的!

有機會角逐東京奧運 帛琉「奇蹟泳將」車禍免於截肢背後功臣是台灣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不可逆!預防老後失能、失智,平日補充可以補充這些為營養素,搭配專家健腦防衰的6個建議,就能有效預防腦部與神經退化疾病。 編按:在德國執業超過三十年的德國國家藥劑師陳諦,以多年執業經歷結合德國領先的粒線體醫學研究彙整成《微營養元素高效保健》一書,從眾多保健食品中,精選出十大重要微...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根據調查顯示,現代人每天超過10小時使用3C用品,由於長期處於同一姿勢、容易造成肩頸痠痛、血液循環差、新陳代謝下降問題;進而更導致膚質變差,產生斑點、細紋、睡眠失調、免疫力下降等負面影響。 此外,也有許多因長期姿勢不良引起健康疑慮的職業傷害,以嘉義東石鄉養殖產業為例,由於從事...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院結構生物學團隊利用X-ray蛋白質晶體學方法,解析APE1蛋白質與DNA的複合物結構,了解人體中APE1蛋白質的活性如何被癌細胞利用,藉此修復因藥物而受損之癌細胞DNA,進而對DNA破壞類型的抗癌藥物產生抗藥性;未來若能夠利用結構基礎藥物設計(St...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