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0%失智症可被治療 勿輕忽當老化延誤就醫

10 失智症可被治療 勿輕忽當老化延誤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年約七十歲的范太太這幾年開始會忘記鑰匙放在哪裡,偶爾忘了別人的名字,越來越多記憶力喪失的情形出現,於是家人帶她就醫接受檢查治療。造成失智症(Dementia)的主要疾病為老年失智症(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氏症),其次為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約有10%的失智症是可以被治療的,因此若家中老人出現疑似失智跡象,建議及早就醫。

造成失智症最大主因:阿茲海默氏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程智表示,失智症是個臨床症候群,是後天性的記憶及其他大腦功能減退,程度嚴重到足以影響其日常生活或功能。造成失智症最多的疾病為阿茲海默氏症,約60%;依次為血管性失智症,約10~20%;混合性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合併血管性失智症),約10%;其他如巴金森氏症、額顳葉失智症、庫賈氏症、愛滋病、良性腦瘤、常壓性水腦症、維他命B12缺乏、甲狀腺功能過低、藥物副作用、憂鬱症等,約10~20%。一般常採用DSM-Ⅳ作為阿茲海默氏症及血管性失智症之診斷標準。

失智症診斷過程三步驟

楊程智醫師指出,失智症的診斷有三步驟:(1)確認病史、神經檢查及簡短的知能測驗:以確定病人是否有失智症,並且排除憂鬱症及瞻妄。(2) 實驗室檢查:以確定造成失智症之病症,並找出可治療的失智症。(3) 其他必要之常規檢查如:神經心理測試、血液常規、生化檢查(肝腎功能)等。約10~15%的失智症是可加以治療而恢復或緩解,所以正確的診斷非常重要。有了正確的診斷,才能有適當治療及預後。 

10%失智症可被治療 勿輕忽當作是正常老化

楊程智醫師說明,約有十分之一的失智症是可以治療的,因此家中若有人出現了明顯的智力退化、記憶力不佳、行為異常時,務必要讓神經內科醫師詳細診察,不可輕率地當作是老人家正常的退化,而失去治療的機會。可以用藥物與行為治療等方式,來減輕患者精神方面的症狀及行為的問題,除了能讓家屬方便照顧失智症患者,並且可降低病人走失的機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6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痛在肛門口難開! 痔瘡分級報你知 每天如廁痛都很煎熬,長痔瘡蹲馬桶血便、腫痛,或有異物感、瘙癢感,真是痛在肛門口難開。其實痔瘡分為4個等級,通常第3、4級才需要手術處理。微創無痛痔瘡手術專家、大腸直腸外科蕭慕琦醫師表示,1、2級的痔瘡只有輕微症狀,如果是有一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日前藝人小鬼因為主動脈剝離逝世,讓主動脈剝離成為熱門話題之一。但就有網路文章提到,「重量訓練」是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之一,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對此表示,健康的人因為重訓而造成主動脈剝離的機率很低,而未妥善控制的高血壓、血管硬化、患有主動脈瘤等高危險群訓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8月19日至9月11日,由台灣出境到菲律賓民眾,不到1個月就有18名確診個案,病患數量大幅增加,讓指揮中心一再懷疑菲國機場採檢準確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當地機場採檢用外包模式,聯繫衛生官方單位也難詢問到更多資訊,與其他國家相當不同。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秋冬流感季即將來臨,目前公費流感疫苗約準備6百萬劑,媒體報導自費疫苗約有2百萬劑,難以完全覆蓋台灣所有民眾,面對流感與新冠雙重夾擊下,很多專家民眾都感到擔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施打流感疫苗確實能減少很多困擾,但良好防疫行為仍然可以降低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