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0秒測你的死亡率!!低於3分的人實在太危險了!

一個簡單動作自測你的身體是否已經提前衰老了!

以下是巴西醫生 Claudio Gil Araujo的一項研究結果,用一個簡單的做起測試實驗,就能預測一個人的壽命長度。他找了兩千多位51到80歲的病人參與他的研究並長期跟蹤。最終發現,在SRT測試法中,那些得分<8的人,在6年內死亡的比率是得分>8的人的兩倍。而那些得分≦3分的人,他們未來6年死亡率是得分>8的人的5倍。

  關於SRT測試:

  Araujo醫生一直注意到很多病人,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病人,身體靈活性逐漸變差,甚至連彎腰撿東西這樣的簡單動作都不能完成,衰老的重要指標是肌肉力量的衰減以及平衡能力的變差,而這一變化又會讓人更容易摔倒受傷,帶來生命危險。

  Araujo於是希望能給人們提供更多的信息,讓人們清楚自己的身體具體可哪些方面需要改善,提前預防衰老,而不僅僅是告訴人們保持健康的重要性。而現有的評估人體平衡能力以及肌肉力量的方法又過於複雜和浪費時間,比如需要較大的場地進行行走測試和特殊的儀器,座椅等,很多人都沒有條件參與。

  同時,傳統的測量評估方法因為人為操作、以及儀器的因素,比如測試座椅的手柄長度、測試人員捏按秒錶的時間不同等,會導致測試結果有較大誤差,不是那麼可信。Araujo醫生和他的團隊於是研究出了這套簡單的SRT測試,不需要任何儀器或者特殊場地,只需要一個墊子鋪在地板上,測試者在上邊蹲下,起來即可。

  SRT測試得分每增加一分,死亡風險就會降低21%,Araujo醫生將這一項的研究成果發表於歐洲心臟病雜誌。他希望這一發現能引起人們對運動的重視,讓人們年老的時候還能健康的走進健身房,而不是被推進急救室。

10秒測你的死亡率!!低於3分的人實在太危險了!

  SRT測試如何進行:

  1.在地板上鋪上一個墊子,赤腳站上去(最好是瑜伽墊)

  2.雙腿交叉,慢慢坐到墊子上,不要扶東西

  3.如圖,同樣從墊子上站起來,注意儘量不要讓你的手、膝蓋、手臂或者雙腿側面碰到地面

10秒測你的死亡率!!低於3分的人實在太危險了!

  評分規則:

  滿分為10分,測試過程中發生手掌,膝蓋,前臂(包括手肘),膝蓋和大腿接觸地面,和手扶膝蓋的情況一次扣1分(如圖),坐下和站起過程中失去平衡1次扣掉0.5分。

  SRT綜合測試了你的肌肉力量(尤其是下肢力量),平衡能力,協調力,還有柔韌性。由於老人家的肌肉和骨骼系統退化,所以他們更加需要適量的肌肉鍛鍊。很多老人家失去日常起居的能力,主要原因是肌肉力量不足。所以兩年多前,美國運動醫學會在一般健體運動鍛鍊的計畫中特別強調強化肌肉的練習。年青人及早鍛鍊肌肉,可為未來紮穩根基;老年人鍛鍊肌肉,則可增強肌肉力量,預防退化,延長身體活動能力的壽命。

  這個測試雖然是針對老年人,但是也給我們這些年輕的、以及「還不太老」的人敲響了警鐘。經常運動,以及適量肌肉訓練,不僅可以保持你的體形,還可以延長你的壽命和健康值。研究顯示,人一過三十歲,便開始老化,過了四十歲,肌肉更開始以每年0.5%到2%的速度減少;而任何身體活動(運動)都可以達到延緩退化的效果。

  增加肌肉訓練,增強肌肉力量的重要性:

  德國內科醫生行業協會發佈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肌肉鍛鍊能讓人更長壽。缺乏肌肉的男性死亡率要明顯高於肌肉發達的男性。「更多的肌肉也就意味著更強烈的糖分燃燒,而燃燒更多的糖分也就會降低患糖尿病的幾率。」此外,肌肉鍛鍊還對降低膽固醇和降血脂有好處,能增加身體的總消耗。與缺乏肌肉的人相比,肌肉發達的人做同樣的運動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這有助於預防肥胖症。因此,建議每週至少做2次1小時的耐力運動和2次半小時的力量訓練。

  瑞典學者2009年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結果也顯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與全因死亡有關。該研究觀察了8677位男性,年齡20~82歲,平均隨訪18.9年(1980年—2003年)。結果發現肌肉力量增強不僅可以降低心腦血管病的死亡,同時可以降低癌症發病風險,進而降低了全因死亡。

你的生命值還有多少,是否已經提前衰老了,趕緊測測吧!!!參考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民眾除積極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措施,國民健康署特別整理4撇步,民眾只需透過簡單方式,就能透過飲食提升自身抵抗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攝取豐富多蔬果 腸道健康身體好研究指出蔬果的攝取量增加會促使發炎介質(proinflammatory me...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社區感染」和「社區傳播」不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第19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無出國旅遊史,究竟是不是社區感染?本身為公衛專家的副總統陳建仁臉書發文表示,該案例是「白牌車」司機,懷疑是載過3名中港澳台商感染,這名司機病例可算是「社區感染」(l...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70餘歲的游老先生自幼左耳失聰,僅靠右耳與外界溝通。曾於當兵時期針對左耳動過兩次鼓膜成形術,輔以助聽器仍無效。日前右耳聽力退化嚴重,四處求醫不見好轉,絕望之際欲申請殘障證明,輾轉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經耳鼻喉科黃韻誠醫師確診為右耳鼓膜破裂、左耳聽小骨錯位合併聽神經退化,造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秋冬天氣轉涼,寒流來時更是冷風颼颼,走在街頭不時能看見許多飼主幫毛小孩穿衣裝扮,模樣真是可愛。然而,若要讓寵物穿衣服,每天到家後都要記得脫掉,讓毛小孩皮膚可以透透氣,否則容易因悶熱而引發皮膚病,同時應慎選衣服材質,以免造成皮膚過敏。   對此,獸醫師陳震寰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