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區感染vs.社區傳播 陳建仁教你認識

社區感染vs.社區傳播 陳建仁教你認識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社區感染」和「社區傳播」不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第19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無出國旅遊史,究竟是不是社區感染?本身為公衛專家的副總統陳建仁臉書發文表示,該案例是「白牌車」司機,懷疑是載過3名中港澳台商感染,這名司機病例可算是「社區感染」(locally infected/transmitted),而他的感染來源正在追查中。

白牌車司機社區感染 回溯性檢驗發現

陳建仁表示,台灣看到日本的類似案例,自2/12起,只要是全國各醫療院所通報的疑似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但卻是流感篩檢陰性者,全部都要再檢驗武漢肺炎病毒,總共檢驗113件檢體,第19號病例是唯一武漢肺炎病毒被驗出陽性者。

確診之後,防疫人員立即追蹤其密切接觸者,在79名密切接觸者當中,目前已經完成73人採檢,其中60人檢驗是陰性,一名陽性(第20號病例)即是第19例的親屬。他認為,「幸好現在的檢驗能量逐步擴大,能夠回溯加驗檢體,才有機會發現兩位新確定病例!」

社區傳播4特徵 台灣未進入社區傳播

陳建仁也提到,陳時中部長記者會時對此說明,社區傳播(community spread)的特性是:「在社區中走動都會被感染」。它具有四個徵兆:

(1)確診病例無法找到傳染來源;

(2)本地感染個案數已遠超過境外移入感染個案數;

(3)已經出現持續性的傳播鏈;

(4)有廣泛發生的群聚感染事件。

陳建仁指出,目前疫情中心正在檢視第一徵兆,積極調查第19號病例的傳染來源;至於其他三個徵兆,在臺灣都不存在。也就是說,臺灣並未進入「社區傳播」的狀況,ㄧ般民眾從社區得到感染的風險很低,防疫等級不必升級。

陳建仁呼籲持續全民防疫,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少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有病一定要在家休養和戴口罩。

【延伸閱讀】

病毒OUT如何提升免疫力? 醫:掌握良好睡眠是關鍵!

關節莫名腫痛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1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眾所周知,茶與咖啡、 可哥一樣,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三大飲料之一。作為天然飲料的茶葉,備受世人的青睞。茶不僅含具有抗癌功效的茶多酚,還含有少量可以提神醒腦的咖啡因。此外, 它又含有可以分解油膩、幫助消化的微量元素。而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強心利尿的茶鹼,也備受世人的稱道。因而,茶是現在世人較受歡迎的一種...

閱讀詳情 »

☯導讀:蘋果的好處,相信大家都瞭解,也相信大家對於蘋果一定都是非常愛吃的,但是蘋果能空腹吃嗎?這是很多人都想瞭解的問題,那麼到底蘋果可以不可以空腹吃,我們來聽聽解答吧。❥蘋果是溫性的所以空腹吃沒關係,對胃也有好處——養胃!這是一個醫生給的建議。不但養胃還可以防止便秘。還有,...

閱讀詳情 »

☯導讀:癌症在全球都一個醫學難題,只能緩解不能完全治癒,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能來預防癌症的發生,五種辣常食用可防癌症的發生。✿辣椒:性熱味辛,其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它具有溫中祛寒、開胃消食、發汗除濕的功效,還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對預防感冒、動脈硬化、夜盲症和壞血病以及預防癌症、...

閱讀詳情 »

☯導讀:若人無視身體缺水信號,經常持久的缺水,就導致慢性脫水,水的代謝功能就紊亂了,新陳代謝功能一旦紊亂,身體某些器官缺水更加嚴重,身體乾旱管理機制,發出的信號不僅是“口渴”,而會表現出比“口乾”多得多的病狀。❥便秘:攝取食物後,食物中的營養素被人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