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4度C以下,蜂蜜見真假!

知名的手搖茶飲連鎖「50嵐」使用的蜂蜜竟驗出不得檢出的四環黴素,引起消費者關切如何挑選安全無虞的蜂蜜,以免養生不成反而受害。但蜂蜜純不純不是用說的,利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就能辨別真假,趕快記下來,下次買蜂蜜就不會被騙了。
14度C以下,蜂蜜見真假!
有標章、條碼更安全》

農糧署指出,今年1~7月,該署共抽驗395件蜂蜜,均未檢出抗生素,但有9件農藥殘留,由縣市政府管制不得銷售,同時輔導蜂農申請生產追溯二維條碼(QR-code),消費者購買時,選擇貼有國產蜂產品證明標章及生產追溯二維條碼的蜂蜜,安全更有保障。

►看更多:《安心吃》蜂蜜不純,摻很大!
14度C以下,蜂蜜見真假!
消基會則指出,蜂蜜主要成分為果糖與葡萄糖等還原糖,比蔗糖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檢測果糖及葡萄糖的含量總合是蜂蜜品質的指標之一,依國家標準,龍眼蜜含量總和應在70%以上、其他種類蜂蜜則為60%以上,消費者可做為選購參考。

 ►看更多:台蜂急毒死,紐西蘭蜜蜂無藥好幸福
14度C以下,蜂蜜見真假!
有無結晶分辨真假蜂蜜

選購蜂蜜時,可以利用下列方法辨識真假,例如將手指放在玻璃瓶後,看不清手指;表面有少許氣泡;有花香味;沖熱開水後,合成蜜只有甜味,純蜜則帶有微酸口感等。

 

不過,由於瓶裝材質不同,蜂蜜的真偽、純度,肉眼難以辨別;養蜂人建議,可將蜂蜜倒入保特瓶中搖晃,泡沫細緻、不易消退、呈混濁狀,純度越高;若是清澈透明,泡沫一下就不見了,就可能是假蜜;此外,在攝氏14度以下,真蜂蜜會產生結晶、合成蜂蜜則沒有結晶,大家可以試試看喔! 

►看更多:【小撇步】3招分辨真假蜂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時候胖大有關係!一名13歲國一男生,原本就體重過重,過去1年多以來,升學壓力又遇上疫情,幾乎整天待在室內不動,三不五時還靠吃零食放鬆,體重在短短一年半內增加將近13公斤,身高168公分的他,體重已破89公斤、BMI值為31.5,...

閱讀詳情 »

愛玉是台灣特有作物,最適合做成酸甜清涼的消暑飲品。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愛玉主要的成分以水為主,亦含有果膠與酵素成分,單純的愛玉熱量並不高,且可增加飽足感,也很適合加入蜂蜜檸檬等飲品中,只要注意糖分添加與熱量攝取,不失為是健康飲品之一喔。  愛玉主要是由愛玉籽加水搓揉凝結成凍狀...

閱讀詳情 »

▲(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2歲的王女士,今年初騎機車不幸與水泥預拌車發生擦撞,整個人連人帶車被捲進車底,緊急送醫時,不但骨盆骨折,右半側更有大範圍嚴重撕脫傷,大腿骨外露、皮開肉綻,一度面臨得截肢的風險,還好醫療團隊透過抗生素治療、加上12次清創及植皮手術,3個月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姿錦/綜合報導 根據國發會最新顯示,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面臨失智人口遽增以及照護人力短缺問題,慶幸的是科技的進步而出現解決曙光。 目前全世界老人失智的問題有多嚴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了2050年,預計成長至1億5千2百萬人,也就是說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