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68斷食法進入停滯期? 中醫減重講究補瀉突破盲點

168斷食法進入停滯期? 中醫減重講究補瀉突破盲點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比起過度節食、服用減肥藥等激烈的減重方法,最近168斷食法在瘦身相當熱門,而所謂「168斷食法」,是指1天中16小時斷食、8小時進食的概念。原理在於利用禁食的時間讓身體內肝醣、葡萄糖用完後,接著進入燃燒脂肪的狀態,其他如186斷食法、52斷食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168減重法有效嗎? 中醫師:重點在於矯正飲食行為


然而中醫師認為,間歇性斷食法看似容易,但被規範8小時的進食種類、飲食量及執行者的配合程度,都對減重成效有影響。如果每個人1天當中暴飲暴食、猛嗑麻辣火鍋等高熱量飲食,即便進食控制在8小時內,其他時間也很難將過高的卡路里消耗完畢。


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168斷食的目的不在於禁食多久燃燒脂肪,其實更趨近於讓正餐定時定量、別亂吃零食,形同1種行為矯正的規範。因此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中醫減重,就是因為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健康狀態、體質等,給予不同建議和用藥,並搭配良好飲食習慣,成效顯著且復胖率低。


沈瑞斌醫師指出,通常減重者切實遵守斷食原則的話,最初第1個月也許能減少3公斤,但隨著到達一定年紀身體代謝力下降,單靠斷食減重法,很快就陷入停滯期,續航力不佳。


此外,斷食法也有其缺點,若今天身為勞力工作者、作息不固定的工作輪班制、正在就讀的學生、照顧小孩的媽媽,糖尿病患或有胃潰瘍患者等,因為必須忍受飢餓感、血糖控制不穩等,都很難貫徹或不適用間歇性斷食療法。


中醫減重採補瀉原理 根據體質與體重長期抗戰


從中醫角度來看,中醫常會提到「補與瀉」,若精神亢進或身體濕熱症較重須採瀉法,倘若肝腎虛、脾虛等,則應適當的補足,若服藥效果不佳,就要反推生活與飲食習慣是否沒有控管好。沈瑞斌醫師說明,中醫減重採辯證論治,除了脾腎虛、肝腎虛、荷爾蒙混亂等致胖成因外,現代人常見肝氣鬱結造成的壓力胖、以及飲食習慣不正常導致的脾胃積熱2種肥胖類型,前者是因壓力大、睡眠品質差、拚命吃東西;後者因常吃油膩、口味過重飲食,導致代謝力變差。


針對脾虛痰濕類型,中藥會採用去濕、化痰濕的藥材,若是焦慮、緊張的人,就選擇疏肝理氣的藥,除了對症用藥外,通常會再搭配解表藥像是荊芥、防風、桂枝等解除表邪,促進身體循環、加強效用。中藥減重走腸肝循環增強代謝;針灸埋線療法走經絡作用,包括貼耳針刺激飢點來抑制食慾,改善自律神經功能;或藉由電針刺激足三里、內庭穴等縮胃、降低口慾,刺激大橫、天樞穴促進排便順暢等。


根據行為矯正學,減重效果至少須持續逾3個月才能趨於穩定,日後也較不易復胖,以減重4個月為例,分別採用中藥或埋線針灸方式減重,約可減去12公斤;兩者併用加果加乘,可望減下15、6公斤。中醫埋線也能達到減重效果,沈瑞斌醫師曾收治1對夫妻進行埋線方式,每天固定散步1小時,4個月2人都減去13公斤,成效良好。


3餐定時定量控制飲食 健康減重勿過激


至於怎麼樣的身材才屬於健康標準呢?沈瑞斌醫師補充,標準BMI值介於18.5至24之間,女性腰圍應控至於80公分、男性腰圍90公分以內,若超過這些數據,就應該減重或控制體重,才能避免慢性疾病上身的危害。


沈瑞斌醫師最後提醒,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不同,不論透過中藥、針灸或埋線減重,3餐需定時定量,依照體型不同每天控制在1,200至1,800卡熱量,不須刻意過度減少澱粉,以免減到不該瘦的臉頰、胸部,每日需補充約體重的4%水量,加上適度運動,就能達到良好的減重成效。若刻意節食或1個月激烈減重10公斤,反而容易出現內分泌不平衡,亂經、掉髮、臉下垂的後遺症,恐危害身體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期下背痛恐腰椎小面關節炎作怪 PLT增生療法可緩解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把資源投注在最需要的地方!基督教芥菜種會花蓮少年之家照顧失依少年,至今幫助約1600人重建安全穩定的生活,然而房舍超過60年,部份管路和設備需要修繕、更換。台塑企業暨勤勞基金會獲悉後捐贈近百萬元,協助進行屋頂修繕工程,並捐贈全新循環扇、洗衣機、冷氣,趕在聖誕節前送來的聖...

閱讀詳情 »

新竹市是台灣的高科技城市,帶動全台科技與經濟的發展的心臟。這裡的科技新貴最大特色即有所謂的「風城三高」:高學歷、高收入,以及容易被忽略的高度近視。尤其,隨著3C代來臨,在高度用眼情況下,不但是這些社會菁英,甚至所有在地居民,在臨床上出現很多特有的「風城在地眼疾」!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部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7歲王女士上班途中發生車禍導致右手臂右側近端肱骨骨折,於醫院接受開放性復位及內固定手術。在家休養三個月後,由於老闆要求王女士回去上班,病人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原本的職務,因此到職醫科尋求協助。配合職能評估 尋求專業建議經過職醫科醫師評估病人右上肢肌力較弱且肩膀活動度受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 66 歲黃姓婦人經常向家人表示看到巨大的白蛇、蜈蚣等,在家人身上攀爬,甚至常作勢拿剪刀對著家人要除掉這些怪物。常常出現詭異的舉動讓家人非常擔心,更認為家中有看不見的怪力,幾次求神問卜無效,而後至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檢查,才發現竟然是在腦袋中長了一顆巨大腫瘤!&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