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7日發配第2批AZ 陳時中:數量按年長者與未施打計算

17日發配第2批AZ 陳時中:數量按年長者與未施打計算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各縣市如火如荼接種牛津AZ新冠疫苗,不論醫療院所或社區接種站,都排滿符合資格民眾,擔心施打發生間斷,今(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6月17日將配發第2批疫苗到地方,總數39.48萬劑,雙北高風險地區增加10%,5個中高風險縣市增加5%,外島也會增加9,000劑分配。


17日發配第2批AZ 陳時中:數量按年長者與未施打計算

▲124萬劑AZ疫苗第2次分配規劃表。(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75歲人口26%計算與未施打人數 決定各縣市配送量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日本贈台124萬劑疫苗,6月12日陸續配發68.8萬劑,因疫苗施打速度比較快,第2批疫苗及早送到地方,數量由各縣市75歲以上年長者26%計算,除高風險與中高風險縣市加發外,金門縣加配2,000劑、澎湖縣加配3,000劑、小琉球加配1,000劑、綠島與蘭嶼加配1,000劑等。


北高兩市疫苗發配數量爭議數日,陳時中再次強調,疫苗分配會根據類別與造冊,計算出符合資格沒有施打疫苗人數,日前台北市開放到第1類至第3類,高雄市僅開放到第1類,計算上高雄市未施打疫苗人數就比較多,並且配發給高雄市有1萬多劑用於國軍,不能給高雄市造冊民眾施打。


疫苗分類與造冊與考慮居住地 陳時中籲符合資格就近施打


同時陳時中也強調,台北市政府強調,配發7萬劑有1.2萬劑由中央掌控,但事實上許多第1類至第3類的中央政府人員,都已經計算在台北市,自己也是台北市住民,不會特別拉出來計算,桃園市也有機場人員需求,也很多都是桃園住民,中央如果有扣除會算在第7類,不會算在地方政府數量。


英國疫苗涵蓋60%再起第3波疫情! 莊人祥:AZ能抵抗英國與印度株


另一方面,新冠變異病毒再次肆虐英國,即便該國已經60%人口施打疫苗,當中許多都是牛津AZ疫苗,卻再次疫情高漲,專家預估7約中恐怕每日新增會突破8萬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英國衛生部在6月11日至6月14日分析牛津AZ疫苗保護力,發現不論英國變異株或印度變異株都有效力。


莊人祥解釋,英國衛生部發現,牛津AZ疫苗在住院保護力來說,在英國變異病毒上,接種1劑約有76%,接種2劑能有86%,在印度變異病毒上,接種1劑約有71%保護力,接種2劑約有92%保護力;同時指揮中心補充,目前台灣社區流行病毒是英國變異株,印度變異株曾有境外移入偵測到,沒有本土案例。


日本研議再贈台灣疫苗 陳時中感謝善意


另一方面,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宣布,明日將提供越南100劑牛津AZ疫苗,也會研擬後續追加疫苗給台灣與越南;對此陳時中表達非常感謝日本政府善意,會持續與日本政府溝通,但陳時中也說,美國捐贈台灣疫苗沒有確切到貨時間表,如果要來會跟外界報告,鴻海購買疫苗已給有條件許可,後續還要討論。


指揮中心提醒 施打疫苗密切注意生理狀況


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


指揮中心也說,接種牛津AZ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更多NOW健康報導
▸產後回不去了? 惱人妊娠紋及私密處困擾PLT內在修復
▸台灣學習「宇美町式」疫苗接種 施打效率加快約5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異位性皮膚炎 反覆發作應長期控制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不只容易有全身濕疹、瘙癢,最惱人的就是會反覆發作。許多人覺得只要擦藥好了就沒事,不過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自體免疫皮膚疾病。其中,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更因影響面積大,不只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同時也會影響情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臨床上一名60歲的婦人自年輕時就有脊椎側彎,由於長期不理會側彎的脊椎、也沒有改變生活習慣,長年下來她的脊椎已經右傾超過120度,十分驚人!但她近期除了飽受「彎曲人生」的痛苦之外,下背痛的情況也逐漸惡化,就醫後才發現是脊椎長了血管瘤壓迫神經所致,經與主治醫師溝通與討論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83歲王伯伯,5年前因為頸部及頭皮出現淋巴腫塊,經確診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的「退行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恰逢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在台臨床試驗,他也搭上治療順風車,經歷6次療程後,淋巴腫塊幾乎消除。王伯伯的太太賴女士回憶,當初自己一手包辦照顧先生,不過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醫看「冷底」體質,與陽氣不足有關,通常會從脾腎著手來增強陽氣,除了使用藥材與針灸來改善,冬天應早睡晚醒,避免陽氣過度耗散。百病起於寒 「冷底」虛寒體質陽氣不足百病起於寒,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減少30%,中醫又是如何看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