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3C崛起流行「嗑影音」 用眼過度導致乾眼症年輕化

3C崛起流行「嗑影音」 用眼過度導致乾眼症年輕化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乾眼症是老年人疾病,其實隨著網路普及,「嗑影音」族群越來越多,調查發現,每天3C用眼總時數超過10.7小時,其中又以青少年比率最高,長時間緊盯小螢幕,不但讓青少年視力變差,且成為乾眼症高危險族群。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公布「2019全民護眼趨勢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每日3C(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用眼的總平均時數首度飆破10小時,達10.7小時,扣除睡眠時間,1天有3分之2的時間都緊盯螢幕。

 

超過6成國人使用3C主要在觀看影音節目,其中30歲以下年輕族群高達3分之1每次一看就超過3小時,由於螢幕偏小,不良用眼習慣讓眼睛健康拉警報,調查就發現,10到19歲青少年乾眼症比率相較去年明顯提高不少。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劉瑞玲表示,長時間且近距離緊盯螢幕,容易讓眼疾提早報到,如果未及時就醫,恐延誤病情,還可能導致失明。

 

「全民護眼趨勢調查」今年邁入第5年,調查顯示,國人每日3C用眼時間逐年增加,主要目的為觀看影音,8成5受訪者表示經常觀看網路影音,其中7成1常用智慧型手機載具觀看影片。

 

眼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孫啟欽表示,人手1台智慧型手機改變了民眾觀影型態,以前以電視為主,近幾年來智慧型手機平均使用時數逐年上升,去年3.3小時,今年則攀升至3.6小時。

 

令人擔憂的是,各式網路影音的興起增加年輕族群的小螢幕用眼時間,超過一半的青少年族群訂閱十幾個YouTube頻道,3成2年輕人每日觀看網路影片時間超過3小時,如同上癮般地「嗑影音」。

 

孫啟欽提醒,長時間、近距離緊盯螢幕,眼睛睫狀肌容易緊繃、感到疲勞,導致屈光或乾眼問題;如果光線不足,還可能損及視網膜,讓白內障提早報到。

 

調查也顯現,8成1國人罹患眼部疾病,其中以屈光不正(如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等)、乾眼症、白內障位居前3位,其中確診「乾眼症」比例落於青少年(71.6%)及老年人(82.7%)兩端年齡層為最高。

 

孫啟欽解釋,長時間觀看影音減少眨眼次數,致使乾眼症的發生率提高。一般乾眼症好發於50至59歲族群,但健保資料庫統計指出,近年來,青少年族群乾眼症比率明顯增加,這與沉迷網路影音、過度用眼等因素有關。

 

據統計,不到3成國人定期進行眼睛檢查,為此,眼科醫學會與愛爾康大藥廠出「懂看321」護眼口訣:(3)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2)每周至少2次戶外活動;(1)每年眼睛檢查至少1次。

 

此外,也將於10月12日(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護眼衛教講座,邀請專業眼科醫師(郭懿萱、賴威廷、陳怡豪、謝易庭等醫師)針對角膜(屈光、乾眼症)、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等眼疾議題進行衛教說明,建立民眾正確護眼觀念。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童年玩過寶可夢的玩家,大腦中居然有「寶可夢」區域!史丹佛大學掃描童年曾玩寶可夢、成年後其大腦的研究發現,人腦中的枕顳溝(occipitotemporal sulcus)區域,對於寶可夢的圖像反應特別活躍。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Jesse Gomez指出,這項發現有助解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武田響應財團法人門諾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愛心輔具銀行」計畫,在新年度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SR)活動,全體員工齊出「力」,為花東弱勢民眾組裝輪椅,提供更充足的輔具租借資源。門諾基金會創建「愛心輔具銀行」 改善花東弱勢族群生活對於身障者或長者而言,輔具是讓他們得以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三十二歲的黃小姐,平日會計工作忙碌,去年初偶然摸到脖子出現腫塊,原以為工作壓力大或感冒所致,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甲狀腺有一顆約兩公分大的結節,進一步細針穿刺檢查發現是良性。但今年初再次穿刺檢查,結節長大至四公分疑似發展成惡性,醫院替她進行甲狀腺切除及頸部淋巴取樣,確診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先生下班回家,親眼看見太太把一鍋剛炒好的飯菜拿出去倒掉,又若無其事走回廚房。震驚之餘,他驀然想起前幾天也看到外頭地上有煮過的飯菜,平靜後才詢問太太,她竟然激動起來,怪先生汙衊,卻又對煮菜後續沒有印象。台灣癲癇之友協會榮譽理事長、長庚紀念醫院神經科顧問醫師施茂雄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