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歲女童持續高燒不退竟是「噬血症候群」險喪命

2歲女童持續高燒不退竟是「噬血症候群」險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兩歲的梁小妹因連續一週發燒不退,到花蓮慈濟醫院進行檢查,經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骨髓幹細胞中心副主任暨小兒血腫科醫師楊尚憲診斷,確定罹患罕見的「噬血症候群」。在進行藥物治療後,梁小妹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

持續發燒淋巴腫  當心「噬血症候群」

楊尚憲醫師表示,噬血症候群並不是單獨的病名,而是一種嚴重的致命性疾病現象,好發於六歲以下的孩童。典型噬血症候群患者會出現發燒不退、血球減少、肝脾腫大、淋巴結病變、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病情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亡。

噬血症候群多症狀  耽誤治療會要命

「有時候我會用拼圖來比喻臨床上診斷疾病的過程。」楊尚憲醫師表示,醫師的工作之一是藉由症狀找出病因,而這些症狀就像一個個線索,也像是一片片拼圖,但在梁小妹身上多了一兩塊拼圖,雖然是噬血症候群,卻有非典型的症狀。

藉由梁小妹頸部淋巴結的切片結果,最終確定梁小妹罹患更為罕見、由EB病毒感染導致的兒童全身性T-細胞淋巴瘤。

楊尚憲醫師指出,這種由惡性淋巴瘤表現的噬血症候群,相較一般的噬血症候群又更為凶險,且侵襲性高的淋巴瘤普遍較難治癒,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死亡率超過九成。

罕病需多方建議  治療需花費較長時間

面對這多數醫師都缺乏經驗的病症,楊尚憲醫師感謝家長的信任,醫療團隊針對噬血症候群做了許多討論,所幸最終順利找到答案,完成梁小妹的第一階段治療。

在住院將近六個星期後,梁小妹終於在日前順利出院,不過,由於是惡性淋巴瘤引起的致命性疾病,除了化學治療,之後還需要再進行骨髓移殖,整體療程至少會再花費半年到一年以上的時間。

【延伸閱讀】

三代祖孫都發病 多囊腎洗腎提早15年

萬人迷王光輝肝癌病逝 專家揭「常見危險因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1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88歲企業家長年因攝護腺肥大影響生活,經過手術治療後,日間排尿狀況雖獲改善,但仍有殘存夜尿問題,導致需要晚上起床如廁,使他睡眠品質受到影響,日間精神不繼。經醫師診斷,患者是因大腦利尿激素不足導致夜間多尿症,經口服藥物治療,夜尿次數從原本的3次降為1次,大大改善生活品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自古以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爸媽最大的心願,希望孩子能有好的頭腦,在學習上能拔得頭籌。想要孩子有聰明的頭腦,爸媽不可不知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金頭腦。在了解如何幫孩子養成金頭腦前,要先來了解人類的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才能掌握最佳時機、超前佈署。把握三歲前寶寶腦部成長關鍵期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心房顫動易中風 無症狀者也難逃危機心房顫動不只是心臟科的問題?心臟跳動時,心房及心室協調運作,把送進心臟的血液輸出至肺動脈及主動脈,再到全身;當心房顫動發生時,心房失去節律而快速震顫,部分血液出不去,容易停滯在心房內形成血栓,若跑到腦部就會中風,不得不慎。臺大醫院心臟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想哭就哭吧!哭泣是情緒表達的方式,最真實反應了內在的情感,也幫助自己向內看見自己的需求。根據《CNN》,醫學博士朱迪思·奧爾洛夫(Judith Orloff)博士說,「哭泣是自我照顧,也是愛自己的方式之一,尊重它們並看見自己的需要,有利於身心健康。」壓抑情感不只造成疏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