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歲女童腹中腎來自母愛 台大末期腎病兒腎臟移植成功

2歲女童腹中腎來自母愛 台大末期腎病兒腎臟移植成功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快要滿2歲3個月的陳小妹,體重還不到10公斤,瘦小腹腔裡面卻有顆來自媽媽的10公分腎臟,她出生後1個月腎臟就失去功能,必須洗腎,在台大醫療團隊執行活體腎臟移植手術後,挽回一命,無須洗腎,這也創下台大首例體重10公斤以下、術前交叉試驗陽性的腎臟移植兒童紀錄。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蔡宜蓉表示,陳小妹出生後1周就出現腹脹、食慾不佳、全身水腫等症狀,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腎臟功能持續惡化,1個月內失去功能,必須緊急血液透析。


國外研究顯示,1歲以下嬰幼兒罹患腎末期病變的盛行率為每百萬人9到16人,幾乎都與先天異常相關,檢查發現,陳小妹罹患早發性腎病症候群,原因為WT1基因突變。


在記者會上,陳小妹媽媽抱著女兒,她說,「謝謝台大給我們活下去的機會,我們一定會珍惜。」,才一開口,即哽咽落淚,因為過去幾個月的煎熬,絕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台大護理長劉蕙婷表示,陳小妹出生1個多月開始洗腎,4個月大時,就在居家腹膜透析,均創下年紀最小的紀錄。為母則強,陳媽媽相當勇敢堅強,在短時間內學會操作洗腎技術,並與醫師、個管師、營養師合作,讓女兒持續增加體重,符合手術條件。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透過基因醫學,確定陳小妹腎臟功能異常的原因,只要接受腎臟移植,就能健康長大,無須一輩子洗腎,因此,由移植團隊接棒,執行活體腎臟手術。


台大外科部主治醫師李志元表示,術前檢查發現,陳小妹妹體內抗體會攻擊媽媽腎臟,必須使用免疫抑制藥物中和抗體,才能減少術後排斥的問題,提高成功率。


至於手術方面,李志元指出,陳小妹妹的血管細小,必須與媽媽腎臟血管緊密縫合,術後才能提供養分,讓腎臟維持運作,光是縫合血管,就花了5個多小時。


另一個挑戰為小小肚子必須裝上成人腎臟,李志元說,幼兒腎臟長軸僅3公分左右,而成年人腎臟長軸約10公分,約有3倍大。陳媽媽腎臟移植給女兒後,就占了孩子腹腔的一半,將擠壓到其他器官,因此,必須先用人工網膜修補,在不會增加負壓情況下,縫合陳小妹妹的腹腔。


此外,陳小妹對母親腎臟產生抗體,也要使用相關的抗排斥藥物,因此,活體腎臟移植手術難度相當高。


更多NOW健康報導
▸氣象預報結合健康預警功能 健康氣象APP為你掌握天機
▸蜂蜜「不純砍頭!」 蜂蜜純度標示112年7月1日擬上路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藥癮者在社會上屬弱勢族群,南市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於春節前夕辦理「暖冬送溫情 幸福過好年 」年節關懷活動,結合多處機構,提供關懷物資、法律諮詢、就業資訊,社會救助資訊,期望增強藥癮者自我認同克服難題,另針對行動不便、無交通工具的藥癮家庭,毒防中心個管師到府關懷,讓藥癮者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孕婦早期破水合併胎位不正,需緊急處理。一名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婦女,在懷孕34週時出現緊急症狀,恐誘發感染及胎兒脫出,必須第一時間後送處置。早期破水併胎位不正 高危險產婦童綜合醫院婦產部醫師徐約翰指出,個案是因為胎位不正合併早期破水,若不盡早處理,母體可能有感染羊膜絨毛炎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女嬰A出生14天時出現膽汁嘔吐、體重下降,因腸阻塞,接受手術,病理報告顯示為大腸神經節減少症,因此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後來進行腸切除及大腸造瘻手術,但靜脈導管造成反覆感染、各處血管栓塞。成大醫院小兒外科醫師賈書悌表示,A女孩11歲時接受小腸延長手術,目前成功贏回腸道自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國人傳統觀念,產後媽媽要坐月子補身體,但若月子餐太重葷腥,恐增產婦腸胃負擔,甚至徒增腰圍。大林慈濟產後護理之家營養治療科技術主任黃金環表示,剖腹產後媽媽胃腸道未恢復,不宜吃太過於油膩食物,只要飲食均衡,天然蔬食也能滿足營養需求。傳統月子餐重油 均衡素食也能顧健康產後營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