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17世界避孕日 有效避孕掌握未來

2017世界避孕日 有效避孕掌握未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學長學妹戀卻意外懷孕  雙雙放棄學業後悔沒做好避孕

大四即將畢業考研究所的小李(化名),與就讀大一的學妹交往,並在校外同居半年,偶爾戴保險套,有時甚至無套直接體外射精來避孕,後來學妹告知月經好幾個月沒有來報到了,陪同去婦產科檢查確認已經懷孕16週。學妹的意外懷孕,讓小李陷入兩難,除了怪罪學妹沒做好避孕才會意外懷孕,還因為考慮要不要留住孩子和學妹發生激烈爭吵。經雙方深入溝通後,瞭解避孕措施不能都丟給女生,男生也有責任做好避孕,最後決定放棄考研究所提早找工作,學妹也暫停求學回家待產,雙方都相當後悔因為沒有做好避孕必須付出代價。

2017世界避孕日十週年  有效避孕規畫未來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青少女小組召集人、台南奇美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永杰醫師表示,每年的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WCD),今年適逢十週年,婦產科醫學會也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年輕女性提高避孕意識,降低意外懷孕機會;同時提醒避孕也是男生的責任,男女雙方都要重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約有2.14億名育齡婦女沒有使用任何一種避孕方法;而全球2.08億人次懷孕中,有41%是屬於非預期懷孕,其中約一成發生在青少女階段。另外,根據內政部統計處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05年15-19歲青少女生育率為千分之4,對於青少女懷孕,無論是經歷懷孕分娩,或從事墮胎等高風險手術,過程本身與可能引出的併發症,都將對青少女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或演變為長期後遺症,嚴重甚至死亡,對個人、家庭以及社區都會產生長遠影響。

年輕女性避孕迷思多  意外懷孕常不知所措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校園講座種子講師、淡水馬偕醫院婦產科翁嘉穗醫師指出,根據校園避孕講座及避孕諮詢網站所提出的問題發現,許多年輕女性的避孕方法還是使用計算安全期及靠男友體外射精,這些都不是有效的避孕方式。門診曾經收治意外懷孕求診的女大生,主訴自己都是見紅(經期)時才發生性行為,對自己意外懷孕感到不解;甚至不知所措回家跟媽媽哭訴,40多歲的媽媽擔心影響女兒學業,將產後的孫女帶回家養,還對外人說是自己生的第二個女兒。

新型口服避孕藥 兼具避孕及治療「雙重效果」

蔡永杰醫師表示,青少女(年)階段不要有性行為,是最有效避免懷孕和感染性傳染疾病的方法。若有性行為,目前最建議的避孕方法就是採取「雙重防護」,即女生定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男生全程戴保險套。而目前最新的第四代口服避孕藥,除了使用超低劑量黃體素,副作用低,正確使用避孕效果可達99%之外,兼具改善經前症候群、水腫、青春痘、多毛及經血量過多等生理症狀效果,大幅提升女性的使用意願,也因貼近日常生活需求,更能加強使用者按時服藥的動機。不過,避孕藥為處方用藥,應先諮詢婦產科醫師,由醫師開立處方使用。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持續與年輕人溝通自主避孕觀念

蔡永杰醫師說,隨著世代科技進步、價值觀開放,年輕族群早已能透過許多渠道,接觸許多露骨的資訊,甚至提前體驗「性」的滋味。於此情況下,提前升格的小爸爸、小媽媽,人生發展常因而受限、止步不前。

長期關懷此議題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不僅在網路架設了「避孕指引諮詢家」平台,提供正確避孕衛教資訊與接受匿名Q&A諮詢之外,也自即日起至10月25日舉辦「雙重防護,避孕知識+」網路有獎問答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另外,醫學會也持續邀請婦產科醫師走進校園,舉辦避孕講座和年輕族群近距離溝通。在世界避孕日(World Contraception Day)十週年之際,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更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年輕人的避孕認知,建立安全性行為價值觀,如此一來,才能讓我們與下一代擁有更多元的人生選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0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今年65歲的郭先生,配戴上下顎全口假牙已10多年,但近期出現下顎假牙鬆動,進食時會疼痛,說話時假牙也容易噴出,相當困擾。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贋復科主治醫師戴晸昆表示,許多人在長期配戴全口假牙後,齒槽骨的吸收會特別明顯且嚴重,將影響假牙的穩固性和穩定度,咀嚼將受到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秋冬季節來臨,由於氣候乾燥寒冷,使得肌膚敏感的民眾往往會出現皮膚炎的病況,不只是過敏體質者異位性皮膚炎會復發,也會因為乾冷天氣而好發乾燥性皮膚炎;皮膚科醫師提醒,秋冬時節,皮膚較易乾燥,清潔用品也常是傷害的來源之一,平常最好是使用微酸性的清潔用品,例如pH5.5清潔保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住在台中的婦女,在40歲之後,臉頰逐漸冒出褐色斑塊,隨時間不僅顏色加深,範圍也擴散,最後被診斷為肝斑。平時利用淡斑藥來治療,某次被購物頻道的醫美體驗方案打動,接受淨膚雷射,卻因次數太過密集,導致臉上的淡淡黑斑,變成不均勻的花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子宮頸癌名列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一,更是婦女常見的癌症。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1600名婦女罹患子宮頸癌、700人死亡。醫師指出,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是導致罹患子宮頸癌的主因,尤其免疫力低下的產婦容易感染,建議產後抹片檢查正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