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18國人精神健康指數公布! 信教者精神狀況較好

2018國人精神健康指數公布! 信教者精神狀況較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解國人心身健康,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公布2018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依照年齡、性別以及居住地進行抽樣,隨機抽取1,088位20歲以上成年人進行電話訪問,今年更首度針對個人層面的宗教寄託進行調查,並探討與包括心身健康、個人價值等精神健康議題的關聯性。

「不認為將來會更好」 以女性、獨居者居多 

今年國人整體精神健康平均得分為82.9分,優於2016年得分,但其中對於自評精神健康四大指數中,以生活掌握排名最後,僅得79.9分,且多數人都不認為將來事情會更好,又以女性、教育程度低者、獨居者等較容易這麼認為;另外,也發現首次以科學調查支持「七分靠打拼、三分天註定」;將近七成的人相信「人定勝天」以及「希望得到神的庇佑」,宗教寄託認同程度教高的人,在精神健康狀況反而表現較好。

更名缺乏認知 六成民眾從未聽過

在思覺失調症認知調查上,發現仍有近六成受訪者沒有聽過思覺失調症,僅比2016年進步8%;精神健康基金會表示,過去舊有的譯名精神分裂症,容易引發一般人對於病症的錯誤印象,因此衛福部早在2014年就宣布改為思覺失調症,可望提升民眾過精神疾病的認知水準,但此調查顯示,更名運動的推廣還有待各界一起努力。

思覺失調症不可怕 宣傳推廣待努力

在今年新增就醫態度調查,認同思覺失調症需就醫者高達94.9%,但尚有5%認為不需就醫,高於精神分裂症的2.5%;另外認為須避免與該病症接觸者有27.3%,雖低於精神分裂症的31.4%,顯示有去汙名化效果;精神健康基金會呼籲,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是可接觸的,可能未來能持續宣導推廣,讓國人進一步了解該病症的全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46歲女性主管,由於工作壓力大,情緒長期不佳,而且時常頭痛、失眠,當另一伴想要求歡,也經常陰道潤滑不足導致疼痛,開始排斥性生活;就醫才發現,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副交感神經功能受影響,讓性愛不協調,經治療平衡自律神經,性生活逐漸恢復,其他症狀也都逐漸緩解。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新北報導】國小1年級男童,3歲時雖然反覆氣喘卻沒有規律使用藥物控制,這幾年來只要感冒發燒就會出現咳嗽、喘鳴甚至呼吸急促的情形,時常需要至急診報到。今年秋天時又因喘鳴和呼吸急促到醫院急診就醫,在醫師藥物控制下,急性症才獲得舒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曾柏亨/台中報導】台中1位70歲李伯伯,預計年底赴美探視兒孫,但上月初才因深層靜脈栓塞掛急診,術後雖無大礙,家人仍擔心他出國期間發生意外,帶著李伯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經評估心血管狀況及慢性病控制後,判斷恢復良好,才讓家人放下心中大石,李伯伯也能玩得盡興無負擔。   亞洲大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發展遲緩的幼童常會因為生理上問題,在動作、認知、社會適應、心理、情緒發展等方面的成熟速度較遲緩,除了家長應早期發現,積極安排孩子做專業的療育課程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增加孩子的各種感官刺激以及生活經驗,協助孩子自我探索。為此,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早期療育中心於16日,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