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2018國人精神健康指數公布! 信教者精神狀況較好

2018國人精神健康指數公布! 信教者精神狀況較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解國人心身健康,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公布2018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依照年齡、性別以及居住地進行抽樣,隨機抽取1,088位20歲以上成年人進行電話訪問,今年更首度針對個人層面的宗教寄託進行調查,並探討與包括心身健康、個人價值等精神健康議題的關聯性。

「不認為將來會更好」 以女性、獨居者居多 

今年國人整體精神健康平均得分為82.9分,優於2016年得分,但其中對於自評精神健康四大指數中,以生活掌握排名最後,僅得79.9分,且多數人都不認為將來事情會更好,又以女性、教育程度低者、獨居者等較容易這麼認為;另外,也發現首次以科學調查支持「七分靠打拼、三分天註定」;將近七成的人相信「人定勝天」以及「希望得到神的庇佑」,宗教寄託認同程度教高的人,在精神健康狀況反而表現較好。

更名缺乏認知 六成民眾從未聽過

在思覺失調症認知調查上,發現仍有近六成受訪者沒有聽過思覺失調症,僅比2016年進步8%;精神健康基金會表示,過去舊有的譯名精神分裂症,容易引發一般人對於病症的錯誤印象,因此衛福部早在2014年就宣布改為思覺失調症,可望提升民眾過精神疾病的認知水準,但此調查顯示,更名運動的推廣還有待各界一起努力。

思覺失調症不可怕 宣傳推廣待努力

在今年新增就醫態度調查,認同思覺失調症需就醫者高達94.9%,但尚有5%認為不需就醫,高於精神分裂症的2.5%;另外認為須避免與該病症接觸者有27.3%,雖低於精神分裂症的31.4%,顯示有去汙名化效果;精神健康基金會呼籲,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是可接觸的,可能未來能持續宣導推廣,讓國人進一步了解該病症的全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台灣醫療糾紛日益增多,不僅衝擊了醫病關係,也影響了年輕醫師選擇科別的意願。國內最新研究發現,醫糾有偵查率高、賠償不符合期待、鑑定報告書重複鑑定率高等3大困境。專家建議,從改善通報系統、調解與和解機制等方面著手,才能有效減少醫療糾紛。醫療糾紛實證研究20年台灣醫事法律學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沒感冒也易咳、喘、痰?小心可能是肺阻塞引起!根據最新台灣肺阻塞臨床照護指引指出,國內有88萬人罹患肺阻塞,其中有半數病患尚未就醫診斷。醫師表示,肺阻塞排名國人死因第7位,40歲以上成人約6至8%罹患肺阻塞,若有咳嗽、氣喘、多痰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診斷。肺阻塞疾病 全球死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據國健署102-104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8 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若糖尿病未控制好,將可能導致心臟病、中風及洗腎等病況發生,以致近年來糖尿病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名。因此,為了讓糖友更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衛生局結合臺北市醫療院所推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路跑延緩失智!根據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增加生活網絡,是延緩失智的最佳妙方。醫師建議,早期失智病患可以透過慢走、參加戶外活動,延緩病情惡化,而路跑活動就是不錯的方式。RUN伴路跑活動 亞東醫院響應亞東醫院與新北市失智共照中心及新北市衛生局、社會局響應「RUN伴TAIWA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