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食品檢驗「標準品」 食品安全重要防線

食品檢驗「標準品」 食品安全重要防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食品檢驗是維護食品安全的重要防線,為了避免發生檢測誤差,實驗室會利用檢驗「標準品」來比對檢測數據,是檢驗過程中相當重要的角色。標準品就像是用來校正及對照秤重天平的標準砝碼,使秤出來的重量是準確且可信的。標準品可以是固體或液體,目的是將檢驗所得的一串數字,對照轉換成可判讀且正確的數據,再與衛生標準比對,即可得知受檢驗食品是否安全。

食品檢驗分三類 標準品助判讀

食品檢驗可分成物理性、化學性和微生物三種類型,物理性檢驗如檢查食品是否摻雜小石頭等異物;微生物性檢驗可檢查食品是否受細菌、黴菌污染;而化學性檢驗則是用來檢查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或魚蝦貝畜禽類的動物用藥殘留。化學性的食品檢驗結果,是實驗室將檢測後所得數據,與「標準品」比對而得。

例如,若想檢測某個樣品是否含動物用藥瘦肉精常見成分「萊克多巴胺」,可將樣品放入精密儀器檢測,並且也將萊克多巴胺這種化學藥品的標準品以同樣程序操作,再將樣品及標準品分別顯示出的數據或圖表進行比對。

成分經嚴格標準 食藥署設認定原則

由於標準品的功能是將檢驗數值轉換成可判讀的結果,因此,成分、含量需經嚴格標準確認是否符合規範,否則,若是標準品的成分或純度有落差,就會造成轉換結果錯誤。此外,標準品也是化學藥品,同樣會面臨過期的問題,為了避免實驗室使用過期而不再準確的標準品,導致檢驗失誤,食藥署訂定「認證檢驗機構標準品合理使用期限之認定原則」,以確保各項檢驗報告正確可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5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不同上一任期,先溝通再實施作法,昨(28)日直接先宣布美國牛肉與豬肉進口,行政院接著開記者會,解釋為什麼要開放,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晚間也親上再次說明,強調美牛美豬議題已經討論多年,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等相關風險評估都已經做過,政策將加快實施,不會召開公聽會。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網傳紅蘿蔔吃太多皮膚會變黃,恐怕可能是真的!衛福部食藥署在網站闢謠專區,特別對外說明,因為維生素A會導致皮膚色素沉澱變黃,但只要攝取量不要超標,皮膚就能慢慢恢復原有顏色。北醫附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醫師說,食用過量β胡蘿蔔素容易沉積在皮膚,讓皮膚變黃,但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7)日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政府衛生局發布血清抗體調查,發現陽性率萬分之8.3外,同時也發現本土病例產生的抗體濃度,比起境外移入抗體濃度較低,顯示台灣防疫成效達73%。長庚醫院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基本上台灣防疫方式是正確的,但用抗體濃度做結論樣本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8)日總統蔡英文親自宣布,開放含有瘦肉精豬肉,與30個月齡以上的牛肉進口,當中瘦肉精豬肉相當受到矚目,瘦肉精對健康影響一直都有相當疑慮,特別豬肉又是國人最常見肉品來源,醫師提醒大量攝取瘦肉精對心血管恐有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醫師顏宗海表示,瘦肉精也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