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019世界肺癌日前夕《肺癌攻略》上線!台灣首創數位工具助癌友克服肺癌困境

2019世界肺癌日前夕《肺癌攻略》上線!台灣首創數位工具助癌友克服肺癌困境

左起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病友代表惠敏、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

【記者周蘭君報導】肺癌蟬聯癌症死因榜首超過十年,發生率也居高不下,恐怕將成為新一代國病!8月1日世界肺癌日前夕,癌症希望基金會與國民健康署、台灣肺癌學會、癌症醫學會等團體25日共同提醒國人重視肺癌防治,並推出專為肺癌病友治療而設計的數位工具《肺癌攻略》,希望有助於克服肺癌「發現晚、治療晚」兩大困境。

  前醫藥記者惠敏也以肺癌病友的身分加入《肺癌攻略》設計開發團隊,並在發布會上分享研發心得,鼓勵癌友不要驚慌,可以善用這項工具與醫療團隊溝通、掌握治療策略。

 

發現晚、治療晚的兩大困境

 2019世界肺癌日前夕《肺癌攻略》上線!台灣首創數位工具助癌友克服肺癌困境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癌症連續37年居首位,其中,肺癌為癌症死因之首;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更顯示,台灣每年約新增的肺癌患者高達13,000多人。陳育民解釋,由於多數肺癌好發位置周圍沒有痛覺神經,常是癌細胞已吞噬肋膜,才會感覺疼痛,或患部已產生積水,導致出現氣喘症狀才會被察覺;超過半數患者確診時已是局部轉移或晚期。

 

 肺癌治療日新月異,愈趨複雜及個人化,效果也有顯著改善,然而仍有不少病人因知識不足和恐懼害怕,甚至先尋求偏方而延誤治療。陳育民說,今年2月就有一位沒有抽菸習慣的50歲女士就醫時懷疑是肺腺癌,當醫師告知要切片檢查,便嚇得不願回診並拒絕治療,反而尋求傳統草藥,後來症狀更嚴重,短短四個月病情惡化、多處腦轉移,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

 

《肺癌攻略》上線  推動醫病共享決策SDM

 

 提升病人知能,以病人為中心、相互尊重的醫病溝通是關鍵!國健署建置SDM平台,已有各地醫院針對不同疾病、醫療照護設計醫病共享決策紙本工具,頗有成效;《肺癌攻略》的推出也正好響應國際抗癌聯盟UICC(Union for International for Cancer Control, UICC)今年提倡的口號:Treatment for all-罹癌皆獲治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為讓癌症病人與醫師有效溝通,基金會特地推動開發《肺癌攻略》,希望能成為醫病共享決策的最佳輔助工具。他指出,這項專為肺癌病友設計的治療指引是台灣首創以LINE智慧客服Chatbot為主軸的數位工具,可以協助癌友了解治療資訊,並與醫療團隊順暢溝通。《肺癌攻略》設計有兩種版本:除了Line Chatbot 供病人及家屬自行使用外,另有網頁版可供醫護人員運用電腦或iPad引導病人或家屬使用,而且附有語音功能,方便長輩聆聽就能使用。

 

病友參與設計望癌友安心篤定勇敢前行

 2019世界肺癌日前夕《肺癌攻略》上線!台灣首創數位工具助癌友克服肺癌困境

 《肺癌攻略》最大特點之一就是有病人親身參與設計!「前醫藥記者惠敏本身是肺癌病人,她說,自己曾是癌友家屬,也曾主跑公衛及醫藥新聞,自嘲「也算是半個癌症專家」,但在發現罹患肺腺癌和住院期間,深深感受到在治療決策上的手忙腳亂,「肺癌、這個不速之客不簡單」。

 

 惠敏比喻,《肺癌攻略》像是簡易版的數位武功祕笈,為了讓肺癌病友及家屬更親近使用,癌症希望基金會特地請來台灣當紅文創公仔Kuroro代言,「應該是目前最可愛的SDM數位工具了」!只須在LINE上加入《肺癌攻略》為好友,Kuroro就在LINE上的聊天頁面,一步步帶領病友理解治療路徑、選項,便於與醫療團隊溝通、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期待由《肺癌攻略》讓更多肺癌病友先了解它,也才好對付它,在對抗肺癌的漫長路上,安心篤定勇敢前行。

 

 

肺癌攻略

網頁版QRCODE

 

肺癌攻略

Line版QRCODE

 

肺癌攻略記者會資料QRCODE

 

                 

 

 

相關推薦

A小姐是一個剛生產完兩周的新手媽媽,因為今年五月開始在台灣爆發的疫情,產後的她原本期待的月中生活因為疫情關係也變了調,在卸貨前她總是想像著產後到月子中心享受如貴婦般的生活,有各路親友來探訪她,送彌月禮物祝賀新生兒的誕生,結果月子中心卻因防疫關係限制所有訪客,連最親近的娘家媽媽也只能用手機視訊,A小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糖不穩、心血管風險、肥胖蛋型身材,如果你也是「糖心蛋」一族,氣溫驟降的這個時期,更得當心血壓飆升、腦中風的要命風險!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與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就聯合提醒,民眾最好定期自我檢測8大「糖心蛋」風險因子,一旦出現健康警訊,就要盡快尋求專業評估處置,免得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因為人口老化,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死因已經高居第6位,且有逾3成病人確診時已經轉移,大多接受俗稱「去勢療法」的荷爾蒙治療,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去勢療法就會逐漸失效,常讓許多病人失去抗癌的目標和動力,但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吳文正強調,千萬不要放棄,因為針對轉移性去勢療法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你的雙下巴也跑出來了嗎?國外最新一項調查就顯示,有22%的成年人自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胖了2到4公斤,體重失控成為另類防疫災情,最常見的就是臉上跑出「防疫型雙下巴」。國內就有民眾趁著口罩禁令未解除之前,接受雙下巴消脂療程,卻出現嚴重腫脹、硬塊、潰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