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4場所工作人員強制打兩劑惹議 陳時中澄清「不是強迫是要求!」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自明年1月1日起,針對教育部、經濟部、勞動部及衛生福利部業管的24類場所,所有工作人員都須打滿兩劑疫苗才能上工,引發政府能不能強制人民打疫苗的質疑,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再發金句,強調「新制並非強迫大家接種,而是要求」,打疫苗是對自己好,若不能打疫苗的人就用每周自費篩檢取代。

指揮中心是在5日宣布明年1月1日新制,第一波24類場所的所有工作人員、從業人員皆應接種COVID-19疫苗2劑且滿14天;復業及新進人員於首次服務前,應同時提供自費3日內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陳時中下午也加碼宣布,還有第二波名單要公布。

陳時中表示,其實這些場所早在上一次三級警戒降為二級警戒,重新開放時,就已經有對這些場域做施打疫苗的要求,只不過當時是以第一劑為準,現在就擴大,要打到第二劑;第二波名單正在盤整中,會以群聚威脅比較大的為優先。

陳時中指出,以1月1日回推,這些工作人員必須在今年12月7日之前完成兩劑接種,他相信時間足夠他們去儘速完成接種。

陳時中強調,新制並非強迫大家接種,而是要求,尤其打疫苗是對自己好,如果屬於醫師判定或個人因素不能打疫苗的人,那就用檢驗來取代,必須每周進行一次自費篩檢,防疫是攸關整體社會安全的事情,大家都要盡一份責任,越多人打疫苗越好,現在打疫苗最主要是保護自己,保護自己就不會對社會帶來負擔,對自己的好處也最大。

指揮中心統計,12月4日至5日間COVID-19新增疫苗接種17萬7580人次。截至目前為止,累計接種3247萬6595人次,包含AstraZeneca接種1487萬8325劑;Moderna接種733萬5816人次;高端接種144萬2280人次;BNT接種882萬174人次。COVID-19 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78.17%、第2劑60.52%。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醫護不打第三劑就罰錢? 陳時中暗酸:翻遍法條找嘸柯文哲喊的1500

不只24類場所!打滿兩劑才准上工將擴大 陳時中:第二波名單整理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5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42例本土個案及136例境外移入(10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42例本土病例,為230例男性、21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昏昏的、脹脹的、頭重腳輕?還是感覺天旋地轉、走路不穩、地震般晃動?甚至於是噁心嘔吐呢?頭暈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國內神經科門診就常見各個年齡層的民眾找上門求助,醫師就提醒,一定得找到頭暈原因,才能有效治療。 頭暈最常見的是眩暈!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近年來,除了牙齒健康外,世人對於牙齒美觀意識也逐漸抬頭,看牙不再僅是治療,也需要兼具臉部整體美感。但當患者有美齒需求,往往擔心假牙美觀與心中的期待不符合。現今可透過數位全口掃描設備,取代傳統紀錄患者牙齒型態的印模方式,數位化設備更能為患者量身訂做完美的全瓷牙冠,讓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型態,上班時間盯電腦螢幕、空閒時又低頭滑手機,常常聽到不少人抱怨眼睛酸澀,看東西越來越模糊,想要解救眼睛過勞,中醫師涂育維建議,其實可以先按摩肩頸,因為中醫觀察認為,肩頸痠痛與眼睛酸澀常常會相互的影響。 台灣門診中,特別常見工作要長時間看近物的上班族,最易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